2)第三十九章 朱元璋的重视,传习录出世_大明:我朱柏,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皇,儿臣。

  儿臣不知道。”

  朱元璋只是狠狠一拍桌子。

  “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朱标立刻起身,有点不忍地拱手说道。

  “父皇,那可都是一起打天下的老人啊!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淮西勋贵。

  朱标在慈宁宫西苑的时候。

  就已经想到了这群人。

  朱标清楚地知晓,如今朝堂有两股势力。

  一股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

  另一股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一派。

  后者要远弱于前者。

  朱元璋只是长叹一口气。

  太子说的,他又何尝不明白。

  可这些年,朱元璋是再三地叮嘱。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让部旧安分守己。

  可真正听的人,没多少。

  朱元璋摆摆手。

  “标儿,去,把中书省的杨宪叫过来。”

  朱标闻言,拱手说道。

  “是,父皇。”

  他清楚地记得,杨宪是刘伯温的弟子。

  ……

  次日。

  慈宁宫西苑。

  朱柏依旧穿着自己的皇子服饰。

  那身翰林院的小号官袍,他是不想再穿了。

  穿着就没有过好事!

  来到翰林院前,朱柏稍微有点犹豫。

  生怕里面翰林站好,等着他。

  他探出头,看了一下。

  院子里倒没站着人。

  往来的翰林也是脚步匆匆。

  由此,朱柏才放心地迈步。

  向着书楼的方向走去。

  可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熟悉的声音。

  是王艮。

  朱标没急着进去,而是在门口偷听着。

  书楼内。

  王艮拿着一本书。

  眼前的翰林,超过了翰林院的半数。

  “诸位,心学可是和理学相悖的。

  你们可想好了,研习心学可没这么简单。”

  起初研习心学的王艮等人,只不过是翰林的半数。

  如今书楼内,聚集的翰林少说也有四五十人。

  是翰林院的大多数人了。

  “无妨!整个翰林院都是湘王殿下救下来的。

  吾等何惧看一本书?”

  “对,此前我对湘王殿下多有误解。

  如今才幡然悔悟。

  湘王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胸怀和胆气!”

  “是啊,吾等想要看看,湘王殿下的心学。

  究竟为何物?”

  闻言的王艮点点头。

  继续介绍着自己手中的书。

  “湘王殿下贯彻的,乃是心学内容。

  此书乃是记录湘王殿下,为吾等解答心学的记录。

  吾等咱将其暂称作,传习录。”

  书楼外的朱柏,只觉得纳闷。

  自己什么时候,回答过他的问题了。

  每次不都是无视吗?

  很快,书楼内的王艮,就开始诵读。

  没听过心学的翰林,纷纷竖起了耳朵。

  “问:何为心学?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然后,王艮就开始讲述最初学习心学的故事。

  “那日我问先生,心学有何用?

  先生只是唤来茶壶,让我手持空杯,并往里不断投以热水。

  吾起初愚钝,不知所措。

  手指终被溢出的热水烫伤。

  其后才了然,先生手中之茶壶,乃世间之欲望。

  吾所持空杯,乃是吾等自身。

  先生是想通过此举,来告诫我等。

  心学,乃是让吾等明了内心的学问。”

  王艮对于朱柏的称呼,也变成了先生。

  这番话说完,众翰林纷纷称好。

  “彩!

  世间多少贪慕名利之人,宛若手持茶杯,不知溢出之水灼手!”

  “好学问!”

  相比于六部,翰林院多是清流。

  比六部之官吏,更能接受为官清廉的学问。

  可书楼外的朱柏。

  对此表示,自己很不能接受。

  他无法想象,整个翰林院都在学习心学的场景。

  里面的人,是越听越明了。

  外面的朱柏,却是越听越心惊。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