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_美人如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只觉出一种深深的无奈:自己固然是书读得多些,可那小太子却是自幼从权利场上挣扎着过来的,他或许说不出什么“君子不近刑人”的大道理,但他做的事情,却比自己动真格多了。

  这样一来,她顿时又想到,下回段五来时,她一定要将鹊儿的事情告诉他……

  如果还有下回的话。

  场景忽而变幻,到了暮春时节,满城烟柳,那浓雾又渐渐弥漫上来。殷染连忙眨了眨眼睛,却见那小太子好似长高了些许,在窗下踮着脚,拼命往里头张望——

  “你,”他的声音奇特地变化着,又有孩童的稚嫩,又带出了少年的清朗,偏偏还是羞涩的,逗弄得人心发痒,“你让我看一眼,好不好?”

  殷染的一颗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上:她记得很清楚,当初的自己,并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也不知在这梦境里……自己是不是还会同记忆里一样?

  她也说不明白,不过就是一眼而已,难道能改变什么吗?恐怕不能的,她的母亲依旧会死,她依旧要入宫,而她与他,依旧会陷入如今这样不死不活的境地……

  可是她却偏偏,忍不住地想回头,回头去看看他年少时的模样。

  回头去看看,自己所不曾见过的,那个孩提时代的段五,是如何满心依赖地望着自己的身影。

  于是,她转过了身来……

  “——咚!”

  殷染猛地坐起了身,因用力过急,额头撞到了床栏,好大一声闷响。

  她伸手摸了摸,又使劲眨了眨眼,眼前漆黑一片,只那窗外透入一点微光,似是极远处散发的微茫烛火,并不能给她多少慰藉。

  黑暗之中,梦境里的那张脸,似乎又渐渐地浮凸了出来……

  那是段五的脸。

  却是已长大成人的段五,轮廓深邃,眉眼风流。

  然而,满头满脸,都是鲜血。自他那挺阔的额头上流下来,浓稠湿腻,散发着腐朽的腥味……

  殷染发了一阵子呆,突然侧头过去,抓着床栏对地上一阵干呕。她见过了那么多的鲜血了,母亲的,殷衡的,鹊儿的,可是从没有哪一次,像这一次在梦里所见的这么真实,这么令她心悸。

  初秋的寒意渗进门户里来,又缓慢地爬上了她的手足。

  她从没有……从没有像此刻这样地想他。

  太皇太后崩殂的那一夜,他看向自己的眼神,她还记得很清楚。绝望的,甚或有些恼怒的厌恶。可是她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她想他,她担忧他,哪怕他恨自己也好,她一定要去见他……

  如是想着,她立刻下了床,披上衣衫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梦中惊出了一身冷汗,却顾不得,奔过去哗啦打开了门——

  门外竟然立了一个人!

  殷染顿时骇得三魂去了六魄,当即关门,却被一双削瘦的手死死扒住了门框。

  殷染慌了神了,狠命去合那门扇,那人却开了口:“殷娘子……是我,是我!”

  这声音低沉而颓丧,却有些熟悉,殷染下意识松了手,那人却立刻滑肩而入,殷染当即后退数步,抬头再看,愣住了。

  “离……离非?”

  眼前这人,细眉弯眼,正是那教坊司中匆匆数面之缘的离非,只是太久没见,这人竟已瘦成了皮包骨头,神容倦怠,双眼蒙着一层淡淡的乌青,望过来时,眼神底里透着令人窒息的悲伤。

  他穿的是宫内小厮的衣服,显是混进来的。

  “殷娘子,我找不到别人了……我只能来找您。”他低声道。

  殷染听得摸不着头脑:“什么?”

  “求您……”他抬起头来,“求您救救戚冰!”

  作者有话要说:1“阍弑吴子余祭”——宦官弑杀了吴王余祭。《春秋》写“吴子”“楚子”(“子爵”之“子”),强调宗法等级秩序,实际就是“吴王”“楚王”。

  “阍者何?门人也,刑人也。刑人则曷为谓之阍?刑人非其人也。君子不近刑人,近刑人则轻死之道也。”——“阍”是什么?是守门的人,是受过刑的人。受过刑的人为什么要称为“阍”?因为受过刑的人不是守门人的恰当人选。君子不接近受过刑的人,接近受过刑的人就是轻视自己的性命(走轻死之道)。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