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迥异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莱曼尼亚,对于张曙光来说既是个值得书写的胜利之地,也是一个伤心之地,在这里,他遭遇到职业军人生涯里第一次败绩。

  除了孙武,没有哪个将军敢说自己没有打过败仗,彭德怀有关家恼,林彪有四平,刘伯承有尴尬的湘江战役。每个成名的名将,必然有一个铭记于心的败绩。而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对待这个败绩,则是决定他们以后高度的关键。

  丁文彦在接到报告的时候,事情发生已经过去三天了,三天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变化,但丁文彦却知道,张曙光一定会挺过这最危险的三天时间。至于中东战局,丁文彦并不想过多了解,胜败之于他来说,毫无意义,或者说,在早已经规划好的圈子里,胜败都无法改变什么。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是,殷勇接下来要唱的戏,不但是殷勇,某些事情必然要在这次计划中被引发,而作为引发的关键者,殷勇的一举一动,必然牵扯着计划的走向。

  “殷勇,千万别唱砸了,老何可看着我们呢。”想到这里,丁文彦心中一阵烦乱,手中的书上的文字也变得索然无味。在随手扔下手里的书本之后,他缓慢起身,走到窗前,向外张望着,外面,仍然是那堵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水泥墙,墙后面是什么,丁文彦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唯一清楚的是,自己显然还要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

  平息下心里的烦躁,丁文彦再次走回到自己的位置,拿起那本书,继续翻阅起来。

  ※※※

  “这是目前所有执行过任务的特勤人员名单。”中情局局长办公室,执行部门的主管拿着报告递给局长后说道。

  电子显示板上,所有人的人名都被标志上了醒目的红色,连对应的照片也闪烁着淡红色的光芒。

  “他们都……”局长看着这熟悉的标志,表情一滞,愕然问道。

  “是的,他们无一例外都损失了,这些人里,包括我们自中国开放以来,依靠各种手段渗透进中国境内的,以及依靠网络本土培养的人员,但是在执行计划时,全部失踪。”执行主管点点头,确认了局长的猜测。

  “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为他们制作的身份天衣无缝,他们的户口全都是通过中国基层管理部门制作的真实资料(小卫这段文字不存在任何讽刺和挖苦的意味),为什么还会……或者说,我们的计划是不是真的存在纰漏。”局长摆着手愕然询问道,表情充满了不理解。

  “准确的说是的,其实我们在发现中国人对战争表现出异常状况之后,也曾经想过调查背后是否存在一些隐秘的不确定因素,而通过这些特勤人员的失踪,我们现在可以确定这一点。中国人参与到这次战争中,并非完全出于国家意志,准确的说,是在一系列阴错阳差的事件中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