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尽裘弊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贵又是最早一批为皇帝效力的大臣,能力不能算拔尖,但也颇有政绩,与刘繇刘琬这些宗亲关系也算尚可……他这样狂想着,内心不由得怦然跳动,一时间竟忘却了伤感。

  曹操看在眼里,心里发笑,却没有多做解释,而是邀他一同下车。

  在常朝时,刘邈很意外的没有听到关于下一任太尉的讨论,甚至连琅邪王的谥号都没有定下来,也是,如今的常朝更多时候都变成了一个过场最多用以督促公卿落实诏令,真正的大事往往都是由皇帝与承明殿的几人商议就决定下来了,所谓的‘朝议’也已经成为了过去。

  当小黄门穆顺最后一次问公卿可还有事上奏时,刘邈忽然察觉到一丝目光注视着自己,他不敢抬头,更不敢挪步出列。心里有了期待的他再无弹劾刘虞那样鱼死网破的决心,斯人己矣,他现在有了更多的计较,当然不会再有那样的勇气继续去追究臧霸乃至于其背后可能隐藏的人。

  常朝结束后,刘邈忐忑不安的回到了家,似乎在期待着什么,甚至连刘琬的拜访都回绝了,可有一个人的拜访他却不敢怠慢,此人正是司空长史诸葛瑾。

  诸葛氏世代居住于琅邪国阳都县,算起来正是阳都侯刘邈的国中之民,当年刘邈奉诏回琅邪处理其兄琅邪顺王的丧事,返程时便顺手将家道中落的诸葛一家带到长安。之后诸葛玄诸葛瑾等兄弟便在长安落地生根,各自获得重用,可以说刘邈算是诸葛氏的恩人。

  刘邈对诸葛瑾兄弟也颇为熟悉,眼下诸葛瑾已是司空长史,秩千石;诸葛亮久在秘书,身为皇帝亲信,又被调为尚书左丞,主掌吏民章报。虽然彼此之间很少见面,逢年过节两家都有往来,只是任刘邈如何示好,对方都是止乎于礼,谨慎不逾矩,这也让刘邈最开始的结好之心凉了下来,彼此也稍有亲密之举了。

  如今诸葛瑾在琅邪王被人指责有反迹时不见登门,偏偏在这时候拜访,刘邈心里嘀咕,却也想得到必是司空赵温的授意。

  他命人将诸葛瑾迎了进来,虽说是知道对方此行不简单,但一想到对方与他有意疏离的态度,语气便不如何愉快了:“世侄难得登门,可有何赐教?”

  “刘公面前,小子哪里敢言‘赐教’二字。”诸葛瑾敦仁弘雅,在朝中名声尚佳,与尊者应答也不卑不亢:“只是前来告慰戾王之灵,请刘公莫要过于悲戚,以免伤神少思,做事……”

  “什么?戾王?”刘邈愣了一下,打断道。

  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戾’这个字比‘悼’这个预想的谥号可要差多了,它甚至还隐晦的点出了刘熙是畏何罪而自杀。刘邈惊讶了一瞬,不等对方回答,也顾不得继续端架子,径直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承明殿已经有决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