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赏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吞并部众,从此据守汉中,断绝了关中与益州的来往。

  “照这么说,骆曜没有理由走武关往荆州跑,或许真是去汉中了。”王昌在一旁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盖顺这时已经翻身上马,他勒住缰绳,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的说道:“汉中离此地太远,我等追之不及,且由他去吧,日后自当有机会捉他。只是这回没能捉获骆曜,此战便不能称作克竟全功,你今后遇到这种事得多用点心,不要再犯。”

  王昌也跟着上了马,在盖顺身边落后一个马头,应承道:“唯!此战若不是将军运筹帷幄,属下哪里能抢关夺寨、说降贼寇?”

  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所有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也不觉得脸红,反正此战大部分人都是与他相善的虎贲郎,事后问起来也不怕出岔子。至于徐晃,给他一个先登关城的功劳就够了,还想奢望更多?

  徐晃就算事后不服又能怎样,要知道,就连看好他的羽林中郎将徐荣在自家将军面前都是毕恭毕敬,不敢说上一句硬话。再说了,军中冒功的事情多了去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军候,徐荣哪里肯犯着得罪自家将军的风险为其伸张!

  盖顺信马由缰,眼神望着两边的青山,全然不曾理会王昌在一旁唾沫横飞的吹嘘自己在此战中的英勇表现。在他看来,此战首功必是王昌无疑,所以他没必要去在意王昌的吹嘘,反倒是将思绪拉远,想起了别的事。

  五斗米道、太平道,这些曾经让人谈之色变的名字,似乎并未随着黄巾起义的失败而远去,反倒是潜伏在各处,仍旧如林中猛虎在暗中窥探、试图动摇汉室的根基。

  彼等蛾贼为世人所不容,只是不知道作为汉室宗亲、朝廷方伯的益州牧刘焉,为何会接纳、任用昔日叛贼呢?

  这是盖顺心里如何也想不明白的疑惑。

  刘雄鸣在历史上其实是个很戏剧性的人物,《魏略》记载:刘雄鸣者,蓝田人也。少以采药射猎为事,常居覆车山下,每晨夜,出行云雾中,以识道不迷,而时人因谓之能为云雾。郭、李之乱,人多就之。建安中,附属州郡,州郡表荐为小将。马超等反,不肯从,超破之。后诣太祖,太祖执其手谓之曰:“孤方入关,梦得一神人,即卿邪!”乃厚礼之,表拜为将军,遣令迎其部党。部党不欲降,遂劫以反,诸亡命皆往依之,有众数千人,据武关道口。太祖遣夏侯渊讨破之,雄鸣南奔汉中。汉中破,穷无所之,乃复归降。太祖捉其须曰:“老贼,真得汝矣!”复其官,徙勃海。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