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难得宠渥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掖庭。”

  这是董皇后经一番思虑后所做出的决定,如今自己的口袋里没有什么得力的人选可以让她扶持上位、作为帮衬,相比于伏寿身边的那些采女,董皇后已经在这一点上落后不少。

  是故,在天下大事安定以后,皇帝势必会将部分重心移到掖庭来,董皇后既然阻拦不了,就只能顺水推舟。

  “采选良家女?”皇帝喝下一口面汤,接过董皇后递来的手绢擦了擦嘴,不假思索的道:“天下初定,就贸然采选,世人将如何议论我?此事不宜遽行,以后再吧。”

  “陛下忧民之心,臣妾岂会不知?然天家事亦是天下事,依臣妾看,倒不如将采选限在三辅,彼等列侯、豪强之家,必会欣然应从。”董皇后将剥好的鸡子轻轻放在皇帝面前的漆盘内,如今她已知道该如何婉转的劝服皇帝了:“彼等四姓小侯、关中勋旧,希恩泽日久。陛下以此契机,收其人心,也未为不可。”

  采选良家女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如董皇后所的那样,出自笼络士族豪强的用意。东汉一代,除了个别情况,皇后皆出自南阳、关西大族,这不但是顶层贵族门阀之间的血缘联姻,更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政治默契与传统。

  皇帝这才认真考虑了董皇后提出的意见,倘若仅局限于关中以及四姓小侯,倒也不是不可以作为笼络人心的方式。仔细想一想,皇帝很久以前就下意识的追恩落魄勋旧与先烈,于今到可以与这个政策两相呼应。

  “记得上一回采选良家女,还是皇姊未出宫的时候,已有三四年了吧?这一回就由你来着手去办吧。”皇帝隐约明白董皇后的心思,仍不忘叮嘱一句:“阴氏、邓氏等诸旧族,若有合适的,不妨开个口子,予以照顾。”

  董皇后微微躬身,表示明白。

  皇帝这便点了下头,继续将面前的朝食吃了个七分饱,便拿茶漱了下口,忽然愣了下,随口赞道:“你这里茶倒挺好喝的。”罢,便起身离去了。

  董皇后饭量不大,此时早已用不下了。送别皇帝后,她便站在殿门边,将手里捏着的绢布随手丢给长御。

  采选良家女的事情,少不得掖庭令、大长秋参与其中,掖庭令早已被董皇后收服,而大长秋则不然。

  董皇后站在门边,像是才发觉似得,挥手将旁边的苗祀召了过来,道:“这些年来我也未有亏待过你,像是常宁殿的事,遇见了不妥,当即刻上禀于我……以你的才智,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都是臣当时疏忽,还望殿下恕罪。”苗祀也不狡辩,再次伏地请罪。

  苗祀是坐事受宫刑的士人,骨子里自矜自傲,早年曾服侍过万年长公主,与董皇后并不是一条心。上一回还帮着长公主在椒房殿拦住董皇后,不让其入承明殿搅事,虽然在事后来看,苗祀是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