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陈韶的属性(三)_未曾设想的道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在其上。杀死敌人的同时被杀,未尝不是两全其美的彻底解脱。

  施里芬上将虽然是深度近视眼,耳朵却不聋,思考能力与感知能力更没有退化。通过陈韶的讲述,以及对提问的回答,施里芬上将能够确定,大周军对手的日军绝非弱鸡。

  三面受敌,又被敌人切入中心。弱鸡军队在此时早就溃散了。即便是强如德意志军队,上将也不敢确定德军就能如日军般顽强坚韧。不断发动反攻。

  而面前的陈韶,不仅顶住了,甚至最终压倒了这样的日军。上将不禁仔细打量着陈韶,然而通过厚厚的镜片,却只能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细节上并不那么清晰。71岁的上将却感觉自己好像能闻到面前这位年轻少将精神上散发的血腥气。

  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上将吃完了工作餐,命令德国将官们讲讲他们对陈韶的看法。

  “阁下。这个人肯定隐藏了大量战术袭击。”

  “阁下,陈少将对于伴随火炮的使用方式描述,好像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伴随火炮对近距离目标的杀伤有些不对头。”

  “阁下,汉城战役中,切入部队的兵力使用效率未免太高了。可见大周军的战术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

  施里芬上将静静的听着。他很想嘲讽几句,却忍住了。可这样的忍耐是有极限的,施里芬上将直觉的感受到陈韶没有说谎。如果这个年轻人说谎了,他就不会那么痛苦。只有回忆起残酷战斗的军人才会感受到痛苦。吹嘘胜利的人只会越来越得意忘形。

  “阁下,我们下午可否多询问一下大周军的伤亡数字?”

  这个问题让施里芬上将感觉好多了。快到嘴边的嘲讽登时消散,便答道:“除了这个,我想让你们提出一些战术检测问题。”

  “阁下,请问是哪一方面的?”

  “哪一方面都好。我不喜欢这个年轻人的态度。他太沉迷于这场战役。”施里芬上将答道。

  总参谋部的将官们当即明白过来。好几个人心中已经想到了提问的内容。施里芬上将在1891年接任总参谋长。从那时候开始,上将就开始制定未来德国战争计划。

  1890年,也就是老毛奇参谋长在去世前的一年,他明确告诉总参谋部,未来德国的战争必然是一场两线作战的战争。从1891年开始,施里芬上将就根据收集到的所有情报,以参谋部戏称为‘情景剧’的方式,对每一个可能爆发战斗的地区进行了推演。最终根据推演结果,制定出一个整体方案。

  而这样的整体方案可不是搞出了一份,在施里芬上将任职的14年中,每年都会拿出一份不断改进的计划。

  在这样超大工作量的纸面作业下,德国总参谋部积累起大量的经验与模式。随便挑出来几个,都可以让陈韶这24岁的毛头小子原形毕露。

  到了下午,将官们动手了。他们先询问起战斗的损失。

  眼神好的将官清楚的看到陈韶神色中的哀伤与痛苦,这让读过陈韶个人资料以及近期情况的德国将官们不禁皱眉。

  这名年轻的大周少将太感情用事了。他对世界的态度根本看不出贵族的出身。怜悯战死的士兵,还算有点理由。但是怜悯一个四年前见过的女厨娘,就莫名其妙。

  尤其是秘密警察提供的报告最后,还刻意强调,‘陈韶少将明显对女厨娘没有任何个人想法’,这格外的刺激到德国将令们的情绪。有这样情绪的是罗宾汉,是下等人。上等人怎么能这样想!

  不过将官们很快就没心思考虑对陈韶的私人看法。

  红方负责围攻的三个师各伤亡三分之一。负责突破的师伤亡过半。其中军官伤亡六成,士官伤亡七成。一些部队打到最后,是由一名上士充当排长,甚至是充当连长。

  “请问少将阁下,战斗中你在哪里?”上午嘲笑过日军的德国少校问道。因为激动,少校的声音都有点颤抖。

  陈韶坦然答道:“我在前线指挥部。”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连低声叹息都在这样的信息冲击下被德国军官们吞回了肚子里。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