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怎样处理?_重生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隐瞒!这是故意的隐瞒!”斯大林神情有点激动,显然接受不了南方面军那边隐瞒军纪问题的做法。

  南方面军政治部那边是否真的存心隐瞒这些事情,曼图洛夫并不清楚。毕竟他本人并不在南方面军那边,无法从方面军政工人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不知道他们的想法。

  就算他是南方面军政治部的人,也未必了解部分士兵**掳掠的情况,就算了解,也只是知道个表面,叫下面的人做好工作,严惩涉事的士兵,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这样就足够了。

  如果遇到懒一点的政工人员,甚至会把这些事情当做耳边风,当成谣言来看待(我们苏联工农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怎可能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根本不会随便向中央汇报这些情况。

  在那些政工人员看来,万一他们向中央汇报了部分士兵犯事的情况,恐怕中央知道这些事件存在之后,只会怪责下面办事不力,做不好政治工作和监督工作,免不了会把政工人员揪出来批判一番。

  因为下面的人不想惹事,不想被中央揪出来批判,面对着这些军纪问题,大多数都选择自行解决,鲜少选择上报。

  别说中央了,就算是方面军、集团军,甚至是军级、师级的部队,也未必能够悉数掌握有关士兵在占领区**掳掠的情况,他们往往能掌握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实际上的情况,和他们想象之中的相比,其实还要严重得多;而犯了事没被发现的士兵,数目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在历史上,苏联有很多(以现代人的标准来看)比较严重的问题没有引起中央的重视,苏联红军在占领区的表现行为问题固然没有引起重视。

  除此之外,就连工业生产的质量问题(包括军事工业生产上的问题),也并没有及时引起上面的重视。

  因为这样,苏联的军事工业虽然在产量上得到了要求,但包括飞机、坦克在内的军工产品,质量却越来越差。

  然而,这些生产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战争时期并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只要生产部门达到数量要求,基本上就不会有人去追究,但这并不代表负责生产的人不需要为这些行为付出代价。

  就在二战结束之后,飞机生产质量的问题又被有心人揪了出来。以中央书记日丹诺夫为首的“列宁格勒派”,就二战期间飞机生产质量参差的问题作为攻击政敌的把柄,利用这件事情,将二战期间主管航空工业的马林科夫拉下了水。

  结果,身居高位担任中央书记的马林科夫就因为这件事情被贬到了乌兹别克斯坦修大坝。

  要不是贝利亚使尽浑身解散,在斯大林面前说马林科夫的好话,恐怕马林科夫就要在乌兹别克养老了。

  二战苏联飞机生产质量参差的确是事实,而马林科夫在这个问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