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巴英查岗山的烽火_重生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9年7月1日,日军发起了进攻,推进到哈拉哈河畔,开始准备渡河消灭西岸的苏蒙联军。

  日军第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中将很快就制订了两岸夹击苏蒙军的作战方案,并得到了采纳。

  他打算以日军第7师团的步兵第26、28联队为主力,从哈拉哈河上游渡河,进入西岸哈玛尔达巴山,抢占苏蒙军炮兵阵地,建立日军自己的炮兵阵地,接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以炮轰附近的苏蒙军阵地。

  第23师团和第1战车师团及满洲国兴安骑兵师(团编制),就从正面进攻哈拉哈河东岸的苏蒙军,形成夹击,以达到全歼苏蒙联军的目的。

  7月3日凌晨,日军第26、28联队在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的亲自指挥下,顺利渡过了哈拉哈河,往巴英查岗山开去,准备偷袭巴英查岗山的苏蒙联军。

  防守巴英查岗山的,是蒙古人民军第六骑兵师,还有苏联红军一个团,在兵力上和作战经验上均占劣势。

  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上,防守巴英查岗山的兵力不足,加上准备不充分,一个上午就被日军攻占了。

  但曼图洛夫的出现,改变了战局。

  清晨,指挥日军偷袭的小松原道太郎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着巴英查岗山蒙军阵地的动静。

  在前方的阵地上,蒙古人民革命军的战士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每人都在阵地上,架着手中的avs-36自动步枪或是dp轻机枪,还有一些守在迫击炮前,一副迎击进攻的态势。

  往上面的高地看去,一连串的大炮已经被架设起来,苏军的炮兵都已经做好了随时炮击的准备。

  看到这副情景,小松原道太郎并没有因为苏蒙联军准备充分而后退。对那些被武士道精神熏陶的日本鬼子来说,“撤退”这个词并没有被字典所收录。

  再说了,他们之前已经花了不少时间行军,辛辛苦苦地来到苏蒙联军的阵地前。还没进攻,还没失败就撤退?怎么可能?

  探明情况后,小松原道太郎指挥的日军排成了整齐的队列,准备强攻前方的苏蒙联军阵地。

  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小松原道太郎拔出了他的指挥刀,刀尖指着前方巴音查岗山上的战壕,势要夺下这处高地。

  一旦成功,苏军的左翼将会面临重大的威胁,日军到时就可以从东、北两个方向,向苏蒙联军发起钳型攻击。

  “杀噶击!”小松原道太郎用雄壮的,英武的语气,向全体日军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前方的日军接到命令后,发出了响亮的吼声。两个联队的步兵们,就像潮水那样往前方丧冲。

  看见日军进攻了,巴英查岗山上的炮兵立马发炮阻击。

  顿时,原本宁静的气氛被日军的吼声和猛烈的炮火声所破坏,原本依稀可闻的动物叫声,已经完全被枪炮声和日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