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鱼鳞图册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多少也有点试探文聘的意思,看看文聘是不是跟四县百姓迁移的事儿有牵连。

  如果文聘出兵迟缓,后者不派兵保护粮草,那就说明文聘多少有点牵连,但如果

  嗯,没有如果,文聘闻讯后,立刻派遣的一千士卒押运粮草,仅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就赶到下雉城了跟张溪交割。

  这速度,已经是相当的快了。

  而且领兵押运的人选,也很有深意。

  是文聘之子,文岱。

  很显然,这是文聘在站队,告诉江夏东四县的一些有心人,他文聘,这次是站在刘备这一方的。

  有了文岱领兵到来,也带来了应急用的粮食,张溪这才稍微放松了些。

  顺便的,也在赵累的府衙内安顿下来,准备常驻下雉一段时间,跟赵累一起商量流民安置的具体工作。

  至于年终报告,反正在夏口也是写,在下雉也是写,无非就是让信使多跑一段路而已。

  当前最要紧的,还是安置百姓的问题。

  因为地方官的不作为,整整一年多没有做好百姓安置工作,导致很多的百姓都已经活不下去,投奔他处了。

  有的顺长江南下去了庐江,有的去了柴桑不管去哪儿,都已经不可能把这些百姓再追回来了。

  因此,张溪只能专注现在。

  要安置百姓,首先要有的肯定是土地。

  可现在两县的共同问题,就是土地面积严重不足。

  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江东的两次劫掠,导致了下雉和蕲春两县有很多的无主土地,但因为刘琦的短视,勋贵世家们的兼并,让张溪现在相当的为难。

  这些勋贵和世家.尤其是世家,是真的不好惹。

  光武帝刘秀,雄才大略,以大魔导师之力,重拾旧河山,再造大汉,令大汉二度兴起。

  但他建国后,想要清查天下田亩,却引发了差点天下再次大乱的“度田事件”。

  说实在的,刘秀真的尽力了,他一度出兵强行武力镇压地方世家豪强,但地方世家豪强的势力远超了他的想象,如果继续强硬下去,可能会让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天下,再次陷入到战乱中去。

  因此,刘秀变了策略,一面跟一些地方豪强互相妥协,一面又分化离间地方豪强的关系,拉一批打一批的,总算是平息了这次的事态。

  但刘秀的度田,最终也只是让自己掌握了一大批“国有土地”,可以用来安置流民,发展生产,但对世家豪强兼并的土地和隐匿的人口,刘秀都无能为力。

  从东汉开始,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很严重,到了汉末天下大乱,土地兼并的情况就更加难以想象了。

  下雉和蕲春两县,现在县衙内还能存有土地田册,已经算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张溪带着土地田册,亲自走访了上面描写的地方,看到了一片又一片的荒地就摆在那儿,心疼的要死。

  这帮混蛋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