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2章 组建苏氏航空联合体_超级机械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2章组建苏氏航空联合体

  经过简单的谈判之后,乌克兰就跟苏氏达成了协议,苏氏为其在瑞士联合银行担保十亿美元的贷款,同时,乌克兰政fǔ以1.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苏氏黄y公司和安东诺夫设计局各百分之八十的股份。

  苏明很想全资收购,可惜乌克兰的人死活不肯放手,最后双方只好约定,如果乌克兰一旦决定转让这部分股权,苏氏是唯一的接手人,同时乌克兰政fǔ只享受百分之二十的分红权益,没有任何的经营权和管理权。

  这样一来,乌方手里面的股份就没有什么影响了,苏明勉强可以接受这样的条件,同时,再加上米高扬设计局,苏氏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发动机到雷达系统,再到整机设计的航空联合生产体,组建这个生产体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苏明不理会其它国家的叫嚷和扰收购一完成,立刻开始以现在的几家公司为基础,组建苏氏联合航空集团,各分公司仍然独立运转,但对外以联合集团的名义招揽生意、开发业务,孙娴为总经理,徐立、尼赫基和黄y公司和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头目都担任副总经理的职务,组成决策人会议。

  在国内、基辅、圣彼得堡三地建立研发中心,以徐立执掌的航空技术发展研究所为协调机构,分配各自的研发任务,同时分别在国内和巴基斯坦建设大型的生产基地,苏氏虽然不打算生产出飞机的全部零部件,但是主要部件还是控制在自已手里为好。

  对于苏明坚持不让国家在收购行动中ā手的疏离,苏氏联合航空的成立也没有获得国家的任何支持,除了几个合作伙伴发了封祝贺信外,没有任何的反应,就象苏氏联合航空的成立根本无足轻重一样,一点涟漪都没有引起。

  反倒是其它国家热炒的非常厉害,特别是西方的航空界,至于印度什么的,就是有声音发出,也没有人听,不过论述起来,苏氏真的算不上什么庞然大物,西方媒体不过象是在说狼来了一样。

  航空界的企业个顶个的大,bō音空客之流的就不用说了,就是达索这样的二流企业,年销售收入也在十几亿美元以上,远不是苏氏能够比拟的,几个企业联合起来的苏氏联合航空,评估总资产规模不过才二十亿美元左右,而且系列和-系列两款发动机的价值就在十亿美元以上。

  这个时候苏氏对外宣布了自已的级合作伙伴,分别是国内的611研究所(132厂)、巴基斯坦航空联合生产体、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格鲁曼公司、莱茵金属公司、伽利略公司。

  倒有一半是西方的公司,这也让人对苏氏的质很是不解,难道说冷战造成的壁垒和壕沟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就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吗,想想也是,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