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2章 求救电话_超级机械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2章求救电话

  按照正常的生产进度,完成目前的订单至少需要到五年以后,可是几个大客户都在强烈要求提前交货,而现今的形势又是异常紧张,苏明也就只好让下面所有的工厂加快速度,提高产能,加班加点地工作。

  在苏氏工作其实是非常清闲的,在苏氏工作过的人就曾经说过,在苏氏工作过以后,你就不会再想去其它的地方工作,特别是在巴基斯坦和纳米比亚这两个基地,薪水高补助多福利待遇好,最低档次的工人工资年薪也在六万美元以上,这还不包括很多无法用金钱计算的福利待遇。

  一方面是由于苏氏所在的地方都很难招到工人,只好用高薪来吸引人,另一方面则是苏氏的产品都是那种高利润产品,根本不在乎薪水这点支出,不需要去压缩工人工资来增加效益。

  这一开始爆产能,爆发出来的速度吓了苏明一跳,生产速度一下子翻了好几倍,五年的订单用不了两年就能完成,既然产能如此宽裕,自已不防再拉一些订单过来,苏明又联系了欧洲航空防务航天集团那边,双方决定以安-12和安-22为蓝本,合作开展轻中两型军用运输机项目的生产。

  由于欧洲那边不愿意承担超能金属电池的巨额成本,所以两种飞机都以-双能发动机为动力,只安装了一小部分超能金属电池为机载电子信息系统提供能量,同时原有的机体换成苏氏的铁铝合金,雷达和信息系统则由欧洲方面提供,拿出来方案之后,在欧洲分别拿下了一百零七架和三十二架的订单,不过一部分生产量必须在欧洲进行。

  由于国内本身就有安-12的生产线,而在上次的协议之中,作为双方合作的一部分,苏明也将安-22的一部分订单交给了国内的部分厂家,这次拿到欧洲的订单之后,苏氏再一次向国内追加了订单。

  在苏氏交付了一架安-22之后,国内经过考虑之后,发现这种运输机无论载重量还是航程还是安全性都很适合战争的需要,而原来的四架的订单还是以客运航空公司订购的,国内军方就提出了加大订购的要求。

  在重型运输机上,国内有一部分人是把目光放在了俄罗斯的伊尔76身上,这是因为安-22虽然也是一款重型运输机,载重量甚至还大于伊尔76.但安-22却是一款螺旋浆飞机,他们的理由就是无论怎么改进,螺旋浆飞机的飞行成本也是不如涡扇的,而且苏明对于安-22的技术指标,也是讳莫如深,从不对外公开,正好为他们找到了借口。

  利益集团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就象战斗机领域的601所,一开始是坚持歼八可以包打天下,抱着老旧的理念不放,一直在歼八的上面改来改去,直到改出一个四不像出来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