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长江大江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杨铭从大哥杨昭的来信中知道,祖母的身子已经一日不如一日。

  是啊这样的时代,生下十个子女,本来身体就会受到极大损伤,而且据说当年生四女乐昌公主杨文宣的时候,就是难产,差点没保住命。

  杨铭对独孤伽罗,还是有真感情的,所以念及此处,多少有些伤感。

  杨茵绛见状,乖巧的不再追问,只能在内心叹息一声。

  八月中旬,杨铭收到了李靖的来信,大隋要出兵了。

  这一次杨素为行军大元帅,出灵州(宁夏吴忠市),长孙晟为受降使者,挟启民可汗出胜州夹击步迦可汗。

  而李靖,将会引河东之兵八千,北上与长孙晟大军汇合,从朔州(山西朔州)出,往胜州(陕西榆林)方向夹击突厥。

  现在是八月,距离年底还有四个月,而杨铭知道,这场仗是肯定会赢的,事实上,整个大隋期间,在面对突厥时,都没吃过亏。

  这样一来,注定今年的河东要有八千人的免税,打了胜仗还有赏钱,这笔开支都是从河东的赋税中拨,房玄龄又得想办法补亏空了。

  朔州的启民可汗,也就是突利可汗,名叫染干。

  当年突厥中了长孙晟的离间计,东突厥的都蓝可汗雍虞闾,联合西突厥达头可汗一起,攻打突利可汗。

  突利大败,后来在长孙晟的劝说之下,投降大隋,被杨坚封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简称启民可汗,与他的部族被安置在朔州。

  这个启民可汗染干,有五个儿子,其中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有三个,分别是老大始毕可汗咄吉世,老二处罗可汗俟利弗设,老三颉利可汗咄苾。

  其中老三颉利,就是历史上与李世民订立渭水之盟的那位。

  如果按照历史进程来看的话,杨素此番北击突厥,会大胜而归,步迦可汗会逃亡至土谷浑一带,而启民可汗将会收归其部族,成为东突厥的大可汗。

  而启民直到六年后过世的这段时间,一直是向大隋称臣的。

  李靖此番作战,确实可以得到历练,杨素也履行了诺言。

  至于这次大胜之后,李靖会被授予什么勋爵,杨铭到是不怎么在意,勋爵嘛,这都是小事。

  几天后,杨铭从徐景那里听到了一些事情,于是将庞犇以及他的堂弟庞韬喊来,

  “你小子跟元文都是怎么回事?”杨铭沉声问道。

  庞韬今天二十七岁,被杨铭喊作你小子,却一点不觉得不妥当,嘿嘿一笑道:

  “也没什么,就是他老是使唤卑职手下的弟兄,我跟他掰扯了几句,闹得有点不愉快,咱们都是跟着殿下出来的,我们也只听殿下一个人,他算老几啊,指派我们?”

  庞犇也在一旁道:“他是总管府的长史,我们是殿下的近卫,按制,他确实不应使唤我们。”

  不使唤你们,他特么使唤谁去?总管府就你们这些兵。

  杨铭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