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 预算开支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坐下后,笑道:“慢慢说。”

  杜如晦现在是总管府户曹,掌管荆州地区农桑事,所以田亩一项,是在他的职能范围之内。

  只见他点了点头,说道:“巴陵郡备案的露田共有一千三百倾,其中公廨田为三百倾,每年需缴纳赋税的田亩为一千倾,而且赋税是足额上缴的。”

  杨铭愣道:“那问题又出在什么地方呢?”

  杜如晦道:“我查了一下,巴陵郡实际缴纳赋税的田亩只有三百倾,也就是说,这三百倾的人,纳了一千倾的税,那么另外七百倾,税都哪了?”

  杨铭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听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

  荆州各地关于田亩的问题,他不是不知道,老百姓手里几乎没有足额田,有些是因为地域问题。

  比如地处北方山地的郡县,人口多,但田亩少,所以本就不足以分配。

  但是巴陵郡是产粮大郡,内有洪湖,可谓鱼米之乡,田亩绝对够分,官府肯定是多拿地了,世家也瓜分不少,但是你们让这三百倾的农户缴纳自己的赋税不说,还要替你们补税,而且还是以三补七,这也玩的太过火了。

  伱们特么的这么强加赋税,一旦激起民愤,老子跟上边怎么交待?

  “查!你亲自带人去查,先清查巴陵郡田亩总额,然后再查这些田的归处,无论牵扯到谁,都必须给我查清楚。”

  杜如晦愣在当场。

  本来他以为杨铭的第一步,应该是将巴陵太守高璥叫来询问后,再做定夺,没想到杨铭直接便让自己去查,明摆着不给高璥脸。

  虽说杨铭的吩咐中说,无论牵扯到谁,都要查清楚,但是杜如晦还是不明白这个尺度该有多大。

  官府的公廨田查不查?世家又该怎么个查法?

  于是杜如晦小心问道:“从上到下都要查?”

  杨铭顿时皱眉:“你听不懂我说的话吗?”

  “下臣明白了,”杜如晦赶忙点头,心里也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也就是宗室才有这么大的魄力,换做其他人,多少都会给一郡太守留点面子,毕竟能做到这个位置,后面怎么可能没人。

  不给郡守面子,总还是要给后面的人一些面子的。

  查就查,反正惹出事来,有你给我顶着。

  第二天,杜如晦便在元文都那里拿了批文,带着总管府两百卫士去了巴陵郡。

  他现在还不知道,他这一走,会给杨铭捅出一个天大的篓子。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年底了。

  各州郡衙门要开始算总账了,今年的赋税一共收上来多少,都会在年底封存入库。

  然后他们这些地方官会集中来江陵,与杨铭讨论明年的开支情况。

  开支,就是讨论怎么花钱。

  各府库的钱,就在那摆着呢,谁不眼红,谁不想多找几个项目,好能多批一点款项。

  这些,都是杨铭负责上报的,然后户部审核上呈御览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