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风流才子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号之后,就已经淡出朝堂,赋闲在家。

  他们家这一支,无论是在隋朝,还是唐朝,都很吃得开,尤其是武周时期。

  武则天得管杨恭仁叫大舅父。

  因为是宗室,所以杨雄的几个儿子早早便被安排妥当,他的两个兄弟杨达和杨士贵,也都混的不错,一个是门下省给事黄门侍郎,一个是邗国公,都是显赫人物。

  “此番多亏殿下收留,若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安顿我那妹夫,”杨恭仁主动为杨铭斟酒。

  大隋的官场,特别讲究人情世故,大家在闲暇的时候,基本都在干一件事:社交。

  人脉越广,越好办事,很多时候,权利不如人脉。

  这就是为什么,老大杨昭几乎每晚都在应酬,终日泡在社交场上,以至于坏了身体。

  “举手之劳而已,何必言谢?”杨铭举杯,主动敬酒。

  两人虽然是本家,但终究隔的有点远,所以彼此间没有族内称呼,真要论资排辈,杨铭比杨恭仁还高一辈。

  几杯过后,杨恭仁道:“我已经特别留意,如果吏部这边,还会揪着慕容三藏的话,我会先和伱打个招呼。”

  杨铭点头道:“韦尚书那边,没打招呼?”

  “没有,”杨恭仁道:“韦尚书和柳公不对付,两人如今见面都不说话。”

  杨铭忍不住笑道:“真不知道柳述是怎么想的,一下子得罪这么多人,对他有什么好处?”

  “他把自己看的太高了,”杨恭仁是宗室,所以并不将柳述放在眼里,因为对方没有能力把他弄倒。

  人就是这样,谁对自己有威胁,反而会对那个人敬畏有加。

  “他只是吏部尚书,却把自己当作仆射,与苏公论事,竟是平起平坐的姿态,令人鄙夷。”

  苏威在朝中的威望,非常高,毕竟开皇初年,他就是中枢大佬之一,如今二十年过去,还在中枢掌权,自然是德高望重。

  反观柳述,更多是借了妻子杨阿五的势。

  大隋朝堂,真正称得上能镇的住百官的,实际上只有三个人,高颎、杨素、苏威。

  除此之外,其他人资格都不太行。

  如今柳述自以为自己可以代替杨素,实则是痴人说梦,杨素的威望,惟有高颎一人可以比拟。

  杨铭道:“我现在已经调离荆州,荆州地区若有新的人事任命,还望提前告知一声,”

  杨恭仁点了点头:“小事一件,目前来看,暂时没有动静,大家都知道荆州曾是殿下的辖地,所以短时间内,不会往那边安排人。”

  这就又涉及到人情世故了。

  杨铭虽然已经离任荆州,但他是高升,所以大家都要给面子,各大门阀之中就算想要往地方安排人,暂时也不会打荆州的主意,就算有,也会提前跟杨铭打个招呼。

  荆州的人事,杨铭肯定会紧紧的盯着,尤其是襄阳水军,这是他一手发展起来的,不允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