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4章 奖励杨瑞两个老师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两个老师。

  一个是国子监祭酒韦澄,一个是司隶台大夫薛道衡。

  杨广心里也知道,谁是有真才学的,所以这两个老师,都是大隋拔尖的大学者。

  薛道衡,杨广本意是想弄死的,但是御史台给他的奏报中说,薛道衡自从返京之后,为人处世非常的低调,几乎和朝臣没有任何交集,除了秦王杨铭。

  薛道衡的女儿薛池,经常来返于秦王府,好像跟自己的儿子还是幼时的玩伴,冲着杨铭的面子,杨广对薛道衡的杀心,暂时被压制下来。

  杨瑞本来还能好好的耍几年,结果一入宫,就进入了苦逼的学习生涯。

  杨坚不重视儿女的教育,但是杨广特别重视,因为他有意提升儒家的地位,儒家的正统在南方,其实也是提升南方氏族的地位。

  “你阿娘近来可好?”萧皇后微笑问道。

  杨瑞摇了摇头:“不知道,阿娘现在不与我一起住了。”

  他这是说瞎话,杨茵绛教给他的,他们母子一切照旧,平时还在一个被窝里睡,但是杨茵绛猜到,父皇母后肯定会有此询问,所以费了一番苦心,教导儿子该怎么回话。

  大众的观念里,似乎不该教导小孩说假话,但事实上在大隋的门阀当中,从小说假话,几乎是必修课。

  这就是阶级差异。

  儒家的所有学说,都是在教导人,但真正的既得利益者,则会从中看出更深一层的含义,所以学问在他们眼里,是为人所用的工具。

  读书再好,并不能让你跨越阶级,只有将儒家的那一套彻底搞明白,才可以。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产阶级一直在苦心钻研《厚黑学》,《曾国藩家书》以及《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他们想改变命运。

  韦澄和薛道衡,只是杨瑞学问上的导师,而杨瑞真正的人生导师,是杨广和杨铭。

  国子监,是大隋的最高学府,能在里面读书的,家里至少都得有一个候。

  事实上,出身候府的孩子,在国子监属于吃不开,没地位。

  国子监所有老师学生,加在一起有一个固定的数量,一千零二十一人,除去祭酒、博士、助教、司业、监丞等等之外,学生只有七八七十八人,其中皇室占了两百二十一人。

  就这样,杨瑞被自己亲爷爷亲奶奶,无情的扔进了国子监,而且每天下晌,薛道衡还得来给他补课。

  一天的大部分之间,都被剥夺,杨瑞觉得自己生无可恋了。

  宇文恺想出了一条绝佳的妙计,可以让皇帝心甘情愿的免掉他总监运河的差事。

  从江都回来的路上,杨广曾几次召见宇文恺,询问该如何在突厥人面前,彰显我大隋国力之鼎盛,军威之雄壮。

  当时的宇文恺就已经开始琢磨整理,他明白皇帝的意思,就是要在突厥人面前耀武扬威,震慑塞北。

  说白了就是装逼。

  装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