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造化弄人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守在外面的杨婵第一时间跑过来追问:

  “真要急死人,这么多天二哥什么都没有对我说,他跟你说什么了,快告诉我。”

  杨铭微笑道:“长姐不要问了,这件事是他的一道伤疤,伱又何妨再揭一回呢?”

  “好啊,你也瞒着我?你们以后什么都不要跟我说了,”

  说罢,杨婵气鼓鼓的走了。

  杨铭也没有心情去哄她,何况以杨婵大大咧咧的性子,没几天自己就会好的。

  当天晚上,杨铭照例离开营地,登上不远的一座山峰开始练拳。

  这次他不是一个人出来,而是让楼嬷嬷远远的跟着他。

  自打杨暕出事之后,他已经没胆子一个人出来了。

  人要学会害怕,尤其是他这样的身份,还要懂得自知之明。

  他绝对不会认为自己靠着前世积累的知识,就能比杨约更聪明,古人可没有课本上形容的那么天真。

  一遍拳脚打完,杨铭坐在草地上休息,顺带回忆老二杨暕在营帐内说的那番话。

  这次事件,失踪者共有四十九人。

  每一个人被发现的地方都是不同的。

  但是据杨暕说,他醒来的时候,裴淑英就在他身边,而且仍处在昏迷中。

  当然了,杨暕不会趁着人家昏迷就做出什么不轨之事,而是将裴淑英背到了一个避风的山坳,拾来一些干草铺在对方冰凉的身体上,然后升起篝火,静静等着对方转醒。

  故事到这,仿佛还带着一丝英雄救美的色彩,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杨暕和裴淑英说不定真能走到一起。

  但是他们当时所处的位置,周遭没有水源,鸟兽绝迹,就连能够果腹的野果都没有。

  杨暕当时清楚,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不然他们不会渴死也会饿死。

  于是他背起裴淑英,认准正北方向艰难前行。

  这时候的裴淑英如同醉酒之人,整个身体是瘫软的,这让杨暕分外吃力,再加上山中没有道路又是遍地荆棘,杨暕几乎每走一段便需要停下来缓口气。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半天,裴淑英终于转醒了。

  杨暕大喜过望,以为两人只要彼此扶持,早晚可以走出去。

  可事实上,裴淑英醒来后身体异常虚弱,还发着高烧,非但不可能减轻杨暕的压力,反而更为加重了杨暕的负担。

  但当时杨暕没有怨言,而是走走停停,继续背着裴淑英往北走。

  整整一天,两人才走出不到五里的路程。

  裴淑英当时已经是心如死灰,她的身体情况其实并不算多么糟糕,但是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甚至说出了愿意与杨暕死在一起的话。

  杨暕不愿意死,但是他又知道如果继续背负着裴淑英赶路,自己是走不出去的。

  于是他一咬牙,抛下一句“抱歉”,独自一人往北离开。

  而事实上,杨暕最后被发现的地方,距离裴淑英被发现的地方,不足三里。

  也就是说,独自走出三里之后,杨暕就因为多日水米未进加上力竭而导致的虚脱,再次昏倒在山里。

  杨铭不由感叹,真是造化弄人,

  两人如果被早发现一天,不,甚至半天,说不定就可以促成晋王府与河东裴之间的一次联姻。

  可惜了

  对于裴淑英对杨暕的怨恨,杨铭是理解的。

  当时的裴淑英恐怕已经对杨暕动了心思,所以才会因为后者最后的抛弃而恨之入骨,说出那句今生不复相见的话来。

  杨铭觉得,这件事里,没有谁对谁错。

  这就是为什么独孤伽罗并没有训斥杨暕,因为杨暕做出了独孤后认为正确的选择。

  而杨暕,根本就是误解了独孤后的眼神。

  杨暕因错而自责,裴淑英因爱生恨。

  那么绑走他们的人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杨铭似乎把握到了一些什么。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