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6章 何必如此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是冒险,如今不能速战,就需速退,信都为坚城,宜暂退其中,加快网罗运河民众,待我势大,方可再图后事。”

  “平阳王那边还没有消息吗?”范彤问道。

  高应年笑道:“不要指望那帮人,高元出兵的条件,是涿郡守军南下,如果元弘嗣按兵不动,高句丽就不会出兵,不过他们的供给,会通过渤海、河间送过来,所以眼下我们必须早点拿下这两个地方,鱼俱罗暂时不用管他了。”

  说罢,高应年起身道:“传我将令,大军立即北返,回信都。”

  河间郡,杨万石跑到运河上面,与骠骑将军魏奉年商量之后,暂时调拨出两千人,直扑河间县,结果在长芦县一带撞上了贼军,大家谁都没有准备,直接开打。

  这一仗颇为惨烈,因为两军撞上的地方,是一处山间峡谷地带,因为地形原因导致了,谁先退,谁倒霉。

  杨万石学到了他爹杨素那一套,亲自在后方督军,凡有后退者,直接斩首。

  贺若弥在前面杀,他在后面杀。

  剿贼不行,杀自己人是一把好手,偏偏就是这样,反倒是以劣势兵力,直接将贺若弥部击溃。

  贺若弥麾下,本来就是由一群乱民组成的,遇到正规军,一旦溃势形成,就是江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本来以为败局已定,小命恐怕是要交代在这里,结果贺若弥发现隋军的大后方阵脚大乱,数不清的乱民从运河方向逃了出来。

  于是他精神大振,趁乱率领三百骑,退回了河间县。

  杨万石这一次,本来就是冒险从运河上调兵,首先,他没有这个权力,因为运河现在的兵,都归齐王和阎毗管,他没有调兵权。

  上一次河间郡民乱,元弘嗣出兵非常勉强,一副不乐意的样子。

  于是阎毗给杨万石出了个招,如果再有民乱,就从运河上调,但不能太多,只能调你们河间府的卫士,也就是魏奉年部。

  因为大家都知道杨万石后台硬,将来被问罪的时候,朝廷那边有人替他说话,而且只要他能顺利镇压叛乱,那么功过相抵,私下调兵的罪名,就不会有人太在意。

  眼瞅着贺若弥就要被自己拿下,结果运河上面又动乱了,于是杨万石开始率军镇压,杀的血流成河。

  逃亡的民夫,手里最硬的家伙,也就是铁锹铁镐,又无人领导,哪能打得过正规军,几场接触下来,虽然仍是逃掉不少,但骚乱也被暂时压了下去。

  杨万石下令清点尸体,就地掩埋。

  此役,大约四千余民夫,死在了隋军的刀下。

  杨万石灰头土脸,坐在一块石头上,望着贺若弥逃离的方向,苦叹道:

  “这叫什么事啊.这叫什么事啊.”

  魏奉年站在一旁,沉声道:“接下来怎么办?我的人已经不敢再调走了,可是拿不回河间县,杀不了贺若弥,太守还是无法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