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4章 三推让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4章三推让

  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个大隋最高的司法机构。

  司法,讲究的是公平、公正、公开,但是这三个官署,一半的案子都是冤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报到它们这里的案子,都不会是小事,涉及太广,牵扯的人物太吊,就注定了这里冤案横生。

  反倒是郡、县一级的衙门,情况稍有改观,但主要还是看父母官是个什么德行,如果清廉,一方清廉,如果腐败,一方腐败。

  但是,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交好地方世家,没有世家的帮忙,你什么也干不成。

  渤海郡自从平定叛乱以来,高盛道一直投入于安抚地方,在当地望族渤海高氏的协助下,高盛道顺利的将渤海郡的民怨压制下来。

  所有参与运河工程的民夫,全都额外增加了三亩授田,还私开官仓,发粮于民。

  这是他自己擅作主张。

  老百姓其实要求的不多,能让我安安稳稳活下去就成,高盛道不过是满足了百姓的最低需求。

  经过一场战乱,死人太多,也就导致了无主的田亩增加,按照大隋律法,这些田应该充公,上报朝廷再做分配。

  但是高盛道一时着急,为了尽快安抚辖地,私下授田开仓,这是犯法的。

  于是便有人把他给告了,还说他勾结高氏,支持贼首高应年。

  刑部这边直接就派人把他抓了,眼下正在押送往京师的路上。

  正月十八的朝会上,高颎才得知了这件事情,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

  反正儿子正被押送进京,进了京师就有杨铭护着,不会有事,而且私开官仓这种事情,罪名可大可小,甚至可有可无,全看皇帝。

  因为高颎实在是威望太高,宇文述他们也没有一点落井下石的意思,因为如果把高颎惹毛了,人家只要低头跟长公主说句好话,长公主必然是全力作保。

  而眼下的杨丽华,仍旧拥有一个超然的地位。

  朝会上,议论完返京的一些琐事之后,杨暕站出来了。

  “儿臣听闻,旧有的晋阳宫破败不堪,宫殿腐朽多生苔草,儿臣奏请父皇,重修晋阳宫,以便父皇将来巡幸山西。”

  杨广一愣,好家伙,你小子脑袋灵光了啊?知道朕需要什么?

  只见杨广微笑道:“此事暂且不提,运河刚刚建成,当下,朕需与民休养生息,劳民伤财之事,日后再说吧。”

  “怎会是劳民伤财呢?”杨暕义愤填膺道:

  “父皇乃天子,万民之君父,天下百姓怎忍心父皇居于老旧裂隙之所,天子如此节俭,非万民所忍见,儿臣虽囊中羞涩,却也体谅国力之艰,愿自奉家资,以修晋阳宫。”

  杨广内心大喜。

  殿下众人也是各怀心思。

  杨玄感本来已经站出来了,打算说一句:还是齐王有钱啊。

  但是一个字都没有说出口,又灰溜溜的站回去了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