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7章 头上的一柄剑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广从内侍那里,知道杨铭来永安宫的事情,于是派高野过来,将杨铭给叫走了。

  书房当中,杨广正在低头阅览着京师门下省这一年以来堆积的奏疏。

  人家罢朝三日,是有原因的,因为杨广首先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等到杨铭进来之后,杨广指了指一旁的位置,示意儿子坐下,便不再说话。

  杨铭也没有说话,父子俩就这么保持沉默。

  直到杨广看累了,让高野端来两杯茶水。

  “高盛道的事情,你怎么看?”杨广呷了一口茶水,抬头问道。

  杨铭也没想到,老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说高盛道,于是他想了想道:

  “高盛道私授田亩,私开官仓,也是迫于形势无奈,儿臣以为,训诫几句也就算了。”

  杨广笑道:“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理由的,你给高盛道开脱,得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杨铭点了点头,道:“首先,渤海郡是贼首高应年伏诛之地,也是我大军与叛军的决胜之所,几番大战,地方损失不可谓不小,高盛道做为渤海太守,安抚地方,责无旁贷,虽然犯律,但效果是好的,渤海也确实被他安抚好了,至于支持叛军,更是无中生有的污蔑之言,所以儿臣以为,不应获罪。”

  “你说的都是些冠冕堂皇之词,”杨广忍不住笑道:“这些说辞是用来对别人说的,但不是用来对朕说的,你再想想。”

  怎么?我这理由还不行吗?杨铭思索半晌后,仍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儿臣想不到别的理由。”

  杨广笑道:“你能想得到,只是你不愿意说,或者说,你并不以为它应该是理由。”

  说着,杨广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道:“就凭高盛道是高熲的儿子,这才是最真实的理由。”

  杨铭皱眉道:“儿臣绝对没有这么想过。”

  “那你今后就必须这么想了,”杨广拿出一封奏疏,远远的扔给了儿子,道:“你自己先看一看。”

  这封奏疏,就是状告高盛道的,是御史台安排在地方的官员上告的,但是上面只说了高盛道私授田亩、私开官仓的事情,没有一个字提到高盛道与贼首高应年有关系。

  可是刑部抓人的时候,明明白白的记录着,高盛道疑与叛军有所交集。

  这是怎么回事?

  杨铭一脸错愕的看向老爹。

  杨广笑道:“勾结叛军,是朕给他加上去的,知道为什么吗?”

  杨铭一震:“父皇打算杀了高盛道。”

  “愚笨!”杨广笑道:“朕要杀他,用得着这样?”

  这倒也是啊杨铭疑惑道:“那父皇是什么意思?”

  杨广徐徐道:“记住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留一个选择的余地,朕给他加这一条,就是为了随时随地都能杀他,也是这一条,朕可以随时随地杀高熲,这一条是悬在高熲头上的一把剑,什么时候落下去,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