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8章 巴蜀问题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牟的父亲周罗睺,前几年也去世了,被送回九江老家安葬,周仲牟处于军中要职,自然被夺情。

  五十条船,也就是大概两千多人,灭了流求不可能,但初步试探完全足够了。

  杨广同志在张掖的招商引资,成效巨大,眼下已经有数不清的西域商队进入大兴,有的已经直接去了洛阳。

  大隋历来卖给西方的货物,主要是粮食、纺织品和手工品。

  其中丝、麻、茶、瓷器是大头,眼下大隋缺粮,而粮食又是战略资源,所以这次不卖。

  那么大隋从西方买什么呢?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牧业产品,两边基本上算是互补长短了,因为大隋是农耕文明,农耕最缺的就是可以代替劳动力的牲畜。

  鸿胪寺这段时间最忙,因为他们要给入境的胡人办理通关文牒,好让他们可以去大隋各地收购商品。

  而胡人的主要货币,是金银,所以大量的金银随之流入大隋,而大隋再用这些金银购买他们的东西。

  因为华夏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所以大隋完全是贸易顺差,铁赚。

  所以说,杨广这次西巡,杨铭压根就没有劝,因为他知道西巡的意义在哪里,这和修运河可不一样,一个是花钱,一个是赚钱。

  大隋最牛逼的两种瓷器,是白釉瓷和绿瓷。

  绿瓷其实就是青瓷,大隋青瓷工艺还没有唐朝那么牛逼,但是白釉瓷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这玩意杨铭有很多,一点不夸张说,后世烧出来的精品白釉,也就是这个水平了,高也高不到哪去。

  瓷器这种东西很奇怪,古代很多精品佳作,后世依赖发达的科技竟然都烧不出来。

  朝会结束之后,杨铭在东宫召见了一个人。

  太府寺丞何稠,这个人是大隋最牛逼的瓷器专家。

  “最大的白窑在哪?”杨铭请对方坐下后,问道。

  何稠道:“回太子,在襄国郡的内丘县与赵郡的房子县之间,窑场有十多处,因当地有大量的粘土、矾土、水玉(石英)等矿土,所以适宜烧制。”

  那就是魏征老家那一片了,杨铭点头道:“你是烧制瓷陶的大匠,如今白釉工艺已至极限,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添彩?”

  白釉瓷,属于素瓷,没有图案没有色彩,但是白釉瓷工艺的成熟,是彩绘瓷的最基本条件。

  其实带色彩的瓷器,三国时期的吴国,就烧出来了,属于最早的彩下瓷,但是他这个瓷,是用黑褐色的颜料烧制出来的,色调昏暗简单,图案比较乱,不美观。

  所以杨铭希望何稠能烧制出唐三彩这种陶,甚至于青花瓷。

  何稠也纳闷,太子怎么对这种东西这么好奇呢?没听说过您喜欢瓷器啊?

  只听何稠道:“釉下添彩,工艺臣倒是大概知晓,但是颜料难寻啊。”

  不难,唐三彩就是铜、铁、钴,青花瓷的青料,都在江西。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