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7章 陈氏子弟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彦就是二十六。

  “来京师也有两年了吧?”杨铭问道:“若是拮据,只管开口,我这边必然帮忙。”

  “不敢不敢,”陈彦赶忙道:“家资虽薄,仍能勉强度日,太子厚爱,草民心领了。”

  陈叔宝的家产,都在老四陈渊手里,陈彦是没有钱的,但老陈家终究也是旧陈皇室,南方那边有不少田亩,人家这个勉强度日跟老百姓的勉强度日,那是两回事。

  老百姓夜晚照明,靠的是月亮,人家至少灯油火烛都不缺,晚上还能看书,老百姓晚上只有聊天和羞羞两个项目。

  杨铭笑道:“承懿(陈彦字)正值盛年,久居京师难免荒废,我近年政务繁重,没有机会安置你们,今日便趁此时机,给大家谋划一个前程。”

  说着,杨铭令千牛备身独孤凌云,前往吏部调阅候补名单。

  堂内的陈家子弟,内心已经抑制不住的兴奋起来了。

  眼下太子监国,给他们安排点差事,那真是举手之劳,何况淑仪得宠,又知他们心意,有淑仪在旁,他们的事情就会更好办。

  柳敬言也给陈淑仪使了一个眼色,陈淑仪还了一个“收到”的眼神。

  杨铭安排老陈家,很容易,但是有时候也得注意舆论,眼下趁着陈淑仪怀孕大肆安排陈家子弟,在其他人看来,这是赏赐,无可厚非,阻力就会很小。

  吏部候补,那是要排队的,而且插队的很多,谁家有本事,谁家的子弟先上,所以说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很难做,稍有不慎就得罪人。

  而杨铭也无需担心老爹会反对,因为他们爷俩的政治方向是一样的,都是重用南人,“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这道圣旨,可是人家杨广下的。

  吏部侍郎崔君肃,亲自带着候补名单来了,因为他怕杨铭看起来费劲,由他在一旁详解会很方便。

  陈家子弟纷纷起身,朝崔君肃行弟子礼,毕竟是正三品的大佬。

  崔君肃一一客气的微笑还礼。

  换成其它地方,崔君肃正眼都不会看他们一眼,但是在这里,很明显论与太子亲近关系的话,他不如陈家这帮人。

  杨铭接过厚厚的名录,开始翻阅。

  才看了没多久,有一个名字特别扎眼,不是说这么人名气很大,而是开皇十年添为候补,至今仍是候补。

  这是被插了多少队啊?一看姓氏,龚,那就怪不得了。

  接着,杨铭又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刘焯,就是因为珠算口诀,被从太常寺踢出去的那位。

  这个人,是绝对的顶尖大才,是杨铭曾经考虑过的太子冼马人选,可惜历史上,再有一年,刘焯就该挂了。

  在陈家子弟一脸的期盼下,杨铭开口了,不过他第一个向崔君肃询问的,是刘焯。

  “刘博士现于何处?”

  崔君肃道:“前年春,已归河北信都老家。”

  可惜了,这么远的距离,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