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养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便及时应对。

  杨约笑道:“两位都是出身河北,在这里谈优待河北士子,似乎不妥吧?”

  “怎么就不妥了呢?”第三个河北人吏部侍郎崔君肃说道:

  “朝廷已经发文,正五品以上官员,亲房不得参考,我们又没有私心,当下形势,如果能够在科考上面照顾河北,鱼俱罗在那边也好做事,这是于国家有利的。”

  中国的亲戚关系,是非常之复杂的,真要展开来说,说不完。

  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宗亲、外亲、妻亲。

  宗亲就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以得姓始祖为主根的传承支系关系家族,其中又分为直系宗亲和旁系宗亲。

  直系宗亲,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等,旁系宗亲为伯父/叔父、堂兄弟、侄儿/侄女、侄孙/侄孙女等。

  而崔君肃口中的亲房,是以自己为基准,上两代,下两代的直系亲属。

  打个比方,崔君肃这是正三品了,他的儿子和孙子,不得参加科考,至于人家的爸爸和爷爷,就不要说了,你想让人家参加,还得去下面找人家呢。

  杨铭眼下,也只能约束在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你要是把亲房改成堂房,压根就别想通过。

  堂房是什么?

  堂房又分为亲堂和远堂,亲堂已经论到自己祖父那一辈了,远堂就更远了,到曾祖父了,包含了所有祖父和曾祖父的后代,这可是一大拨的人,你不可能给人家杜绝了。

  今年也就是个试水,所以约束要小一点,就是杜绝许敬宗这样的人,你爹都是礼部侍郎了,你特么竟然去参加科考?还考中了。

  大隋眼下的科考,还是脱离不了形式主义,杨铭要改,只能慢慢来,先把那些正五品的儿子们踢出去。

  三个河北人,意见算是统一了,希望朝廷能偏向河北山东一点,关中集团这边,肯定是不同意,因为这么一来,人家的切身利益,就受损了。

  等于国家今年就招这么多公务员,你河北山东占了大部分名额,那我不就少了吗?

  双方争来争去,河北三人完全不落下风,因为这三个都身居高位,杨广的扶持关中以外世家的计划,得到了初步体现。

  “好了好了,别争了,”杨铭抬了抬手,才算打断了这场长达一个小时的唇枪舌战。

  杨铭淡淡道:

  “科考创立之初,就是高祖皇帝给天下士子一个公平入仕的机会,正如杨约所说,一码归一码,安抚河北山东,需要在其它方面想办法,以科考优待,不合适,这是对河北士子的小觑,你们三个为他们争取,这是好心,但是河北士子会否觉得,我为什么需要朝廷的优待?难道我就比其它地方的士子差了吗?”

  崔仲方点头道:“河北山东论学识渊源,不弱天下任何一地。”

  这是实话,但这样的实话,有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