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1章 出使突厥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虞庆则的案子,卫玄都查清楚了,举报虞庆则造反有功,被封为上柱国的赵什柱同志,也被用了刑。

  刚开始,人家是咬死了不认,因为他很清楚,一旦认了,自己死了没关系,全家都得跟着完蛋。

  但卫玄牛逼就牛逼在,他把当年跟赵什柱通奸的那个小妾,给找到了。

  虞庆则死后,这个小妾就被送走了,还顺利嫁给了一位富商,成为一家主母,日子过的还算滋润。

  女人嘛,没有男人那么硬气,卫玄只是吓唬了吓唬,对方便什么都说了。

  但赵什柱骨头硬,硬是生抗了八天的刑具,最后才招了。

  卫玄用什么方法让对方招了呢?扔进粪池子里。

  总是用刑,容易把人搞死,搞死了这案子就结不了了,所以只能来软暴力,人对粪便的味道是非常敏感的。

  对臭味的排斥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个表现,因为腐败的食物、植物、尸体、粪便当中存在的一些可以发出臭味的物质,这些臭味物质是病毒和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和传播源。

  排斥臭味,是人的本能。

  但你不能让他习惯了这个味道,因为人体长期受到某些气味的刺激后,人的神经系统会降低对这类气味的敏感程度,慢慢会接受。

  打个比方,不吸烟的人,对烟味是非常敏感的。

  赵什柱泡了两天,实在是扛不住了,其实他再坚持一下的话,也就熬过来了。

  当然了,熬过这关,还有下一关。

  至此,大隋立国以来,被冤杀级别最高的一桩案子,破了。

  诬告这种事情,按照大隋律,是不会连坐的,毕竟赵什柱他们家,除了他之外,其他人也没参与这件事。

  但是呢,朝堂上希望连坐的官员,占了大多数,因为案子的被害者,级别太高了。

  国公是从一品。

  而且建议连坐的这些官员,也是出于自身考虑,只有定刑越重,才能警示他人不要学赵什柱,他们也怕被人告状。

  在他们看来,对告状的人,一定要狠。

  杨铭有心高抬贵手,他是不愿意滥杀无辜的,但是虞家的那些人,揪着不放,其中虞庆则尚在人世的一名妾室,闹得最凶。

  就在朱雀门外撒泼打诨的,你赶走,不行,过一会人家又来了。

  皇帝有时候也不是什么都说了算,何况太子?杨铭这一次,算是在大臣们的倒逼之下,做了一件违心的事。

  赵什柱诛杀,儿子流放,女眷充作官妓,这才将朝堂那些官员的情绪安抚住。

  但是虞庆则的长子虞仁孝,想要袭晋国公,这是没门的,你凭什么袭啊?

  所以杨铭恢复了虞庆则的国公爵位,尚在世的那名妾室,被封为晋国夫人,给了虞仁孝一个武威郡公的爵位,次子虞澄道恢复彭城县公爵位。

  这一点,朝堂上的诸位大佬,是非常赞成的,而虞家也算勉强能接受。

  一个小妾,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