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2章 田亩新制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人可不会在这里种地,人家得靠当地人种地养着。

  职分田,就是地方官员以公田为俸禄,所授之田在该名官员所治之所,其实就是工资。

  后世是利用各种科技手段以及各种化肥,才能年年耕种,古代可不行,土地是需要休养的。

  “至于诸位的职分田嘛,也有修改,”李密道。

  准确来说,叫做伱花的钱和你拥有的钱,严重不成比例,而钱偏偏就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但消费的大头,永远都是普通人贡献出来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笑道:“织布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只要布,不听你这些唠叨话。”

  但是现在,他必须做准备了。

  岭南西道去年没缴税,也没有了土贡,这一点朝廷是谅解的,但是从今年开始,你必须将足额的赋税给我交上来,否则就是免官了。

  还有就是屯田了。

  从江都到余杭的江南运河,已经开挖了,其实这条运河春秋时期就有,不过早就淤塞了,杨广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征发民夫疏浚。

  去年的时候李世民并没有拿出来,因为收尾的事情太过繁琐,他以及各郡属官根本没有时间去探究田亩新制,而且他还在准备织布坊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杨广喜欢来江南,这里的百姓脸上的笑容都比北方人多,这里才像是一个盛世。

  接着,李密又详解了公廨田的田亩数额,与别地相比都有增长。

  丘和等人也非常高兴,因为这个工资,比原来的工资要高,他是开国郡公,正二品,以前的工资是十顷,现在涨了二顷,不错了,两百亩呢。

  李密点了点头,继续道:“改露天为口分田,一夫授田八十亩,妇人四十亩,每丁给永业桑田二十亩,也就是说,一对夫妻,口分田共一百二十亩还有二十亩的桑田,家有丁牛,额外授田四十亩,限四牛,这个与均田制相同,并未修改,但是太子说了,岭南虽然田少,但人也少,要尽量予以足额授田。”

  东宫对岭南的这次改造,除了屯田之外,就是杨铭将来对大隋田亩制度的改革,而岭南西道,就是这项制度的试验田,在这里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将会被总结归纳,汇总成适合天下各处的田亩制度。

  众人面面相觑,原有的制度当中,没有下田给三倍这么一说,而是下田翻倍,中田多给四十亩。

  岑明秀摇头叹息道:“怕是要出事啊。”

  但是有个前提,这些屯田,不能从现有的田亩中划拨,必须是新开垦的田亩,等于是用军队来逼迫百姓,积极开辟荒田。

  每屯设一营,居营房以住人,各有营号,以校尉为营主。

  “一品十五顷,二品十二顷,三品十顷.”李密慢悠悠道。

  主要是他不懂,也没工夫去研究这个。

  因为屯田是占了民田,屯田多了民田就少了,所以眼下的大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