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9章 举个例子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话语权,就算人少了,田也落不到他们手里,会被世家给兼并了去,”杨铭淡淡道:

  “历朝历代,问题都是出在田亩上,田制不改,国本不固,人口增加,有助于国家赋税以及农耕生产,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以控制人口来达到皇权的稳固,是不可取的。”

  杨丽华笑道:“你太过想当然了,你的屁股没坐对地方啊,河北人口最多,却为天下最乱之地。”

  杨铭立即道:“山东、岭南人口也不多,不也乱的一塌糊涂吗?究其原因,是制度的缺失,与人口无关,若是治理得当,河北只会成为繁荣富庶之地,我华夏有待开垦之荒地何其之多,以眼下人口,完全不是负担,是姑母想当然了。”

  后世就靠那几块平原,养活了十四亿人,咋地,现在五千万人养活不了啊?

  没错,产量确实不行,虫吃鼠咬,也没有化肥,而且还要养地,还不能进口,但不管怎么样,中国这片土地,闭着眼都能养活五千万人。

  眼下的平民,人家又不求吃多好,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就很满足了。

  杨丽华哈哈一笑:“你小子啊,太仁慈了,不过阿摩之后,确实需要像你这样一个储君,与国同休,但是你记住,田制改革,要慢慢来,朝堂那帮人,你得迁就着点,改制靠的是他们,他们不同意,就改不了。”

  “这一点侄儿明白,”杨铭点了点头。

  也就是这时候,外面通传,杨元庆求见。

  “这小子倒是稀罕,往日可不会来我这里,”杨丽华皱眉道:“让他进来吧。”

  等到杨元庆进来之后,看到自己的姐夫也在,顿时变得支支吾吾起来。

  “有话就说,婆婆妈妈的像什么样子?”杨铭皱眉道。

  杨元庆坐下之后,还是觉得难以启齿。

  他这次是来找杨丽华帮忙的,为什么不找他爹和他姐呢?因为那两个不但不肯帮忙,还把他臭骂了一顿。

  因为他要娶尼姑。

  那么能在内史侍郎萧瑀那里有面子的,京师不剩下多少了。

  劝说萧瑀让女儿还俗,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脸大的人能帮忙。

  挣扎半晌后,杨元庆还是老老实实的说了,把个杨丽华惊讶的目瞪口呆,看向杨铭道:

  “这可真是稀奇了,国公嫡长子,想娶一个出世之人?怪不得来找我呢,玄感和茵绛那关,他肯定是没过去。”

  杨铭呵呵道:“我就猜到是这件事,茵绛已经跟我说起过了,其实老舅的女儿嫁给元庆,算是得体,但问题是,这小子性子不稳,去年休妻,把个苏威给得罪了,如果将来再休,他还得得罪我老舅。”

  “不会的不会的,这次肯定不会,”杨元庆赶忙摆手。

  要说他的第一门亲事,真算是顶配了,人家苏威的儿子苏夔,现在在门下省担任给事郎,而苏威呢,尚书左仆射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