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章 举荐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了?怎么想起来吏部了?”

  苏威两鬓斑白,身材精瘦,总是不苟言笑,就好像他这辈子没有遇到过一件开心的事情一样,额间那道眉间纹深的跟刀劈过似的,

  “王府未置属官,所以想来吏部寻个合适的,”

  杨铭揖手行礼后,笑道:“人我已经选好了,只等苏公在调令文书上披个红就好。”

  苏威的办公室,是非常宽敞的,而且还养了些花花草草,鱼呀乌龟什么的,看上去没有其他衙门那般庄重严肃。

  接过杨铭递来的文书,苏威大致瞄了一眼,

  “嗯嗯,此子我有印象,是有真才学的,做个羽骑尉确实浪费。”

  说罢,苏威提笔蘸上丹砂,在文书上画了个圈。

  丹砂就是朱砂,在大隋,只有一些重要部门的一把手,才能用到这玩意,其他人用就是犯法。

  苏威显然也没有功夫跟杨铭闲扯淡,几句客套话之后,杨铭便离开苏威官署,将文书交给吏部下面的那些人,先备案,再签发,当晚调令就会交到房玄龄手上。

  办妥这一切之后,杨铭便返回了王府。

  老大杨昭今天也没闲着,一个人躲在书房里写了一道奏疏。

  他不是要参奏什么人,而是想举荐两个人。

  没错,是举荐。

  他举荐冀州刺史赵煚调任秘书监,并保举韦圆成补任冀州刺史。

  州刺史,正四品,

  秘书监,正四品,

  品级上这是平调。

  但是州刺史是封疆大吏,而秘书监是图书馆馆长,让伱选择的话你想干哪个

  至于韦圆成又是谁呢?

  这是一位超级幸运儿,韦圆成的父亲韦总,在旧周时东征北齐,战死于并州,那时候的韦圆成才十来岁。

  但是这小子后来竟然袭了他爷爷的爵位,而他的爷爷,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郧国公韦孝宽。

  而杨昭之所以保举韦圆成,是因为老二杨暕未来的老丈人韦冲,是韦孝宽的亲侄子,人家是一家人。

  而京兆韦氏眼下适合出任刺史的,就韦圆成一个合适的,为啥,因为人家是郧国公。

  大隋爵位共分九等,亲王、郡王之下,就是国公了。

  奏疏写好之后,被快马送至仁寿宫。

  杨昭从御史中丞陈宪的嘴里,撬出了一个人,赵义臣。

  要动赵义臣,先得把他那个当刺史的爹召回来。

  他并不打算将赵义臣的事情告诉老二老三,他想自己一个人解决,因为他不想让杨铭和杨茵绛的事情继续发酵下去。

  他是长兄,所以杨昭认为,替弟弟解决一些麻烦,是兄长的分内之事。

  事实上,远在仁寿宫的杨坚见到奏疏上的署名之后,当场就给愣住了。

  因为这是杨昭第一次上疏。

  于是杨坚没有第一时间打开来看,而是要将这个小秘密与妻子独孤一起分享。

  “赵煚?韦圆成?这孩子想干什么?”

  夫妻俩阅完奏疏之后,独孤伽罗愣道:“是赵煚招惹昭儿了?还是昭儿单纯的想要赵煚给韦圆成挪个位置?”

  “哈哈.”杨坚捋须笑道:“多半是招惹到了,要不然昭儿不会举荐赵煚到秘书省任职,这不等于抽他的老脸吗?”

  独孤伽罗摇头笑道:“赵煚在开皇九年曾任尚书右仆射,因时常顶撞你,被贬去了冀州,现今若是再调任秘书监,是不是太伤人了?”

  杨坚点了点头:“赵煚这些年在冀州,也算实心用事,可惜年岁已高加重病缠身,已无法正常处理政务,是该调回来颐养身子,姑且封他为金城郡公,领秘书省兼门下省纳言,也不枉我与他君臣一场。”

  “甚妥!”独孤伽罗点了点头。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