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四十五章 漕工_重铸刚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这一份重新制定的俸禄提议正式向大明公开。

  朝廷的这种行为自然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应,毕竟这种皇帝主动给朝廷各级官员增加俸禄的情况还是太少了,几乎是闻所未闻。

  官员们自然是高兴的,毕竟崇祯朝皇帝对于官员的贪污查的是相当重,不到五年时间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因为钱财丢掉了性命。

  逃过一劫和新上任的官员自然是噤若寒蝉,小心翼翼的办事,然而事实证明朝廷发放的俸禄真的颇为拮据。

  现在好了,朝廷提高了俸禄标准,即便是最低等级的从十品官员每年也有六十两白银的俸禄,是普通家庭收入的三倍。

  虽然这个数目并不高,但也已经不算低了,足够这些低阶官员一年吃喝了,而且还能吃的不错。

  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让众多官员非常满意了,要知道在这之前即便是再胆大的官员也没有这种想法。

  官员们是兴奋的,大明数十万士兵同样是兴奋的,此次朝廷正式定下作战的赏赐规则,这就代表着清晰明确,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头雾水。

  之后即便是有人私自扣押了他们应得的钱粮他们也能够想办法把这些东西拿回来。

  只有存在于大明各地的那些迂腐老求生对此极为反感,不少人经常在公开场合大放厥词。

  可惜在朱由检收到的情报中,这些人的看法完全没有得到认可,听着寥寥无几,只能相互捧场,可谓是颇为寒酸。

  ………

  在定下俸禄之事后,朝廷的修法也正式拉开帷幕。

  ………

  崇祯五年二月初,朝廷正式发布召令,开始组织向吕宋岛的移民,移民来源主要挑选北方灾民,南方无地百姓、甚至还包括千里运河上的漕工。

  当然最后一点儿朝廷主导移民的官员是给下面各级官吏暗示的,并没有书面指示。

  而这正是为了稳定。

  最近几年朝廷经常从南方一众小国购买粮食,这种行为直接促使大明的海上运粮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从南洋运粮到京城不存在任何问题,而且每年的粮食运输量还在快速增长。

  刚开始规模不大,并没有什么影响还好,而且还因为这仅仅是官府行为,价格也能控制住。

  然而一些商人也注意到这里面的利润,大量的商人也开始从事粮食的运输。

  这些人把粮食运到京城直接就导致京城的粮价快速下降,这也直接产生了巨大影响。

  那就是朝廷从南方经过运河运输到京城的漕粮成本越来越高。

  大明朝廷已经有些吃不消了。

  这也直接导致了朝中一众重臣的不满,尤其是户部的不满。

  户部尚书毕自严也多次提议朝廷也从南方海运运粮。

  可以皇帝一直避而不谈,一直到崇祯四年初才真正开始讨论这个问题。

  这个提议在武英殿的小朝会中谈论,毕自严详细介绍了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