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柳眉的挑衅_大国战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壳艇必然成为潜艇的发展大趋势,在朱劲东记忆中,后来中国就推出了几款外贸型的单壳潜艇,而且卖得不错,其中某外贸常规潜艇就卖了三点三亿美元一艘的高价。

  虽然说毛熊一直以来都是发展双壳潜艇,但是后来也顺应潮流,推出了达拉级潜艇,这就是一艘单壳的潜艇。

  毛熊之所以发展双壳潜艇,除了技术的原因外,还因为它的潜艇使用环境,主要是高纬度海域,需要在北冰洋冰下活动,有时需要顶破冰层,对强度要求更高。

  而中国跟毛熊学设计制造潜艇,自然就继承了毛熊的设计。

  当然双壳也不全是缺点,它也有一些优点,比如说耐压壳不需要流线型优化,加工和材料技术要求低,这对基础薄弱的中国造船工业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不过西方国家发展的潜艇,都是单壳设计,现在中国造船工业已经在开始向西方学习,自然也是在考虑发展单壳潜艇的。

  只是单壳潜艇,对于材料和加工技术、以及艇内设备要求都较高。但是它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艇内空间大,同时可以降低排水量,特别是艇身横截面可以设计得更小一些,阻力也大大减小了。

  039级潜艇因为设计年代早,技术储备薄弱,所以选择双壳潜艇的设计,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未来,肯定要发展单壳潜艇,这一点朱劲东最清楚不过了,因为中国近海水深较浅,不适合大型潜艇活动,所以能够把潜艇造得更小一些,单壳是必然的选择。

  特别是以后发展AIP推进的常规潜艇,需要安装的设备更多,如果采用双壳的结构,那么艇体就会更大,排水量进一步加大,对动力的需求也更高,更不利于隐身。

  常规潜艇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相反,小一些更好,如果能够控制在二千吨以下,那就是最适合近海作战的。

  毕竟远海作战,那不是常规潜艇的主要任务。

  就在朱劲东浮想联翩之际,李副总工在继续介绍数字化建造的相关情况。

  李副总工指着PPT上的电子图纸道:“全艇分为七个舱室,分别是鱼雷舱、指挥舱、前蓄电池舱、后蓄电池舱、柴电机组舱、推进电机舱和轴系舱。指挥台位于潜艇中前部,形状是直立式,在指挥台中部设有柴油机排气出口和围壳舵,艇尾则是十字型舵,采用单轴推进。系缆桩及导缆口都采用可收放式,艇体上的排放水口设有自动封闭盖板,结合数字化造船技术,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第46章柳眉的挑衅(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朱劲东看了看,暂时先不忙发言,看看别人怎么说。

  这时候柳眉站了起来,轻启朱唇道:“各位领导,我先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数字化造船,听起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