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章 绝笔诗(2合1,求订阅)_娘子魔族长公主,我吟诗成剑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性较高的牢骚罢了。

  金院长自知没资格否认李诚的诗才,

  可他确信的是,若全诗后半篇水准依旧如此,那天问大阵必然以失败告终。

  除非,此诗采取先抑后扬的方式,后半篇能达到登峰造极的震撼水准。

  可这又何其之难也!

  起码他本人不具备这个实力。

  不光金院长,在场稍有些见识之人,都发现了这至关重要的问题。

  但他们都将小心思深藏于心,未敢在明面上表露分毫。

  就连迫切希望李诚失败的谢知遥,也故作满脸翘首以盼的诚挚样子。

  因为其人很清楚,

  若他此刻哪怕只冷笑一声,都很容易惨遭秋后算账,极可能被身陷绝望的谢咏絮一剑捅穿。

  手指有些发麻的李诚,抬眸审视面前漂浮的从右向左的两列大字,短暂松了口气。

  察觉到身前粉毛仰脖露出关切眼神,李诚用下巴点了点对方额头,微笑示意没事。

  不到半刻钟时间,

  两人所处的光柱亮度渐渐变弱,四周静止的缤纷花瓣也随之变得黯淡许多。

  敏锐感知到这点的李诚,未作休息,紧接着提笔写下了颈联:

  「一箫一剑平生意」

  看到这句,金院长微沉的眼神不由一亮。

  此句比之前半篇两句,更显直白易懂,去伪存真。

  以萧代文,以剑代武。

  赋诗抒怀,仗剑抗敌,皆是我平生所愿。

  此句看似平淡却又不平淡。

  仔细一想,

  洞箫声音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恰恰表明谢听风的困局十年的幽怨愤懑。

  而剑则是君子器。

  谢听风出身剑宗,弃修行之道而入朝堂甘做文臣,足以可见其人之狂。

  若非金院长正在竭力维持大阵,只怕会当场击节叹赏。

  此句甚妙,不仅与前半篇契合,还拔高了整首诗的高度。

  而就在他暗暗沉思之际,

  握着少女纤纤指尖的李诚,并未顿笔,而是紧接着笔走龙蛇地写下了全诗的尾联。

  与前面三句首尾相连在一起便是:

  绝域从军计惘然,

  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

  当看到全诗的最后一句时,在场众人顿时齐齐沉默起来。

  和前面几句相比,最后一句完全称得上大白话。

  可恰恰是这句,却让所见之人犹如重锤猛然敲击在心头。

  知晓内情的谢观潮,在看到最后一句的那一刹,表情险些失控。

  大魏盛德十三年,

  自晋阳竖起反旗的武成皇帝率众西入关中,最终成功夺取长安城。

  此战表现最为耀眼的,当属他的嫡长子,后来的大晋太子李玄济。

  而当时身为行军主帅李玄济的军师,便是他的结拜义弟,谢听风。

  正是谢听风殚精竭虑的步步谋划,武成皇帝才取得帝都长安。

  自此狂士之名声名鹊起,并逐渐响彻于天下。

  从那时算起至今,恰好过去十五年之久。

  负尽狂名四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