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八章 酒是岁月,歌是青春_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学都到齐后,李多鱼这才发现,有不少同学带着孩子一起来的。

  有些效率比较高的,孩子都已经五六岁了,有的都已经两个孩子了。

  当大家发现李多鱼到了礼堂后,在场的同学纷纷向他围拢了过来。

  “李主任,你可总算来了,大家都等你一天了,今天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你。”

  “你搞养殖赚了那么钱,也不带我们一起发财,你那个海带怎么养,你得教我们一下。”

  有个叫张振平的,以前跟李多鱼玩的非常好,两人经常一起翻墙逃课。

  “多鱼,你这人不仗义啊,咱们初中好歹一起混了四年,你跟晓英结婚时,怎么都不叫我下啊。”

  “没错,你们两个真的没意思,不声不响就把婚给结了。”

  还有个女同学,略微有点生气地说道:“上次我在水产加工厂跟你打招呼了半天,结果你跟不认识我一样,是不是忘记我了。”

  “不好意思,那天比较忙。”

  女同学哼道:“那你还记得我叫什么吗?”

  “啊,哈哈哈。”

  “你果然把我给忘了。”

  李多鱼真的尴尬到很想找个地钻进去,这些同学的脸看起来是都很熟。

  可他们要是不自我介绍的话,是真记不起来他们是谁?

  几十号人里面,也就记得几个经常和自己玩的同学,剩下的,几乎都有忘记了。

  在大家互相打招呼的过程中,李多鱼发现同学里面,还是渔民多一点。

  渔民是非常好认的,天天在海边风吹日晒的,皮肤肯定好不到哪去。

  有些人啊,哪怕隔着两三米,李多鱼也能闻到他们身上浓浓的海鲜味。

  有位女同学刚靠近时,李多鱼立马就知道,她的日常工作就是敲海蛎。

  有位身上不单鱼腥味重,还有股浓浓的柴油味,不用想都知道百分百是经常出海的船员,且船舱离柴油发动机非常近。

  说起来,他们这一班总共也就三十多人,考上中专和高中毕竟是少数,还真就只有周晓英、姚雪、陈紫怡、张建华、李厚、张德发这么几个人。

  大多数人毕业后,都跟李多鱼一样回到了村里面谋生。

  而在这个年代,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是寒门学子、农民通向上级阶层最为简单的途径。

  而在互相介绍时,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全班混得最好的,竟然不是歌舞团的陈紫怡和有那么点关系的张建华,而是李厚和姚雪两人。

  这两人也没啥背景,但考的都是省内重点中专,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重要岗位上。

  姚雪读的是经济学校,毕业后,刚好赶上了创汇时期,直接被分配到了外贸局。

  虽然只是个办事员,可手里的权利却很大,很多想搞外贸的老板都得求她办事,要是能再熬几年,就有可能晋升为干部。

  而李厚读的是粮食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了粮站,现在是一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