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3章 皇帝强势两京对调 百官屈服奏请_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3章皇帝强势两京对调百官屈服奏请易储

  到了这一步,再也没人得瑟了。

  在京的藩王、勋贵、武将倒是全都高兴了,一股脑上书要求废黜太子。

  内阁学士、六部堂官,带着最近几科的进士们也纷纷上书,请求易储。

  只有中层的文官,大多按兵不动。

  到了第二天一早,朱祁钰罕见地亲至凤阁,把百官的奏本粗略了解了一下。

  高瑶等人干活十分爽利,将藩王、勋贵、武将、文臣的奏本分门别类,码放得整整齐齐。

  见中层的官员还不肯屈服,朱祁钰便对何宜吩咐道:“这次南京被倭寇突袭成功,说明南京这套班底能力严重不足,也是先帝对南京的重视明显不够。

  大明实行的是两京制,不只北京要兵强马壮,南京也必须得有精兵强将。

  把南京的官员补充补充吧,立即就办,命吏部从北京官员中选拔一大批人,调去充实南京。”

  何宜会意,连忙领命。

  朱祁钰也不再多说,扭头就走了。

  当天,吏部便从北京六部的郎中、员外郎中选出了二十人,将其改调至南京六部。

  这是第一批,第二天,吏部又选出了第二批:从北京六部中选出员外郎、主事三十余人,平调到南京六部。

  到了第三天,吏部又从翰林院、通政司、鸿胪寺选出了三十多名官员。

  朱祁钰的态度很直白,也不装了,从六部开始,一直往下数,到翰林院、通政司、鸿胪寺、光禄寺等衙门,只要不支持易储的,就赶紧给我滚蛋。

  赖在朝廷不退的,调去南京再也别回来了。愿意主动请求致仕的,立即批准,绝不挽留。

  大明啥都缺,就是不缺愿意做官的。

  天下多的是在野的、不得志的举人,那些举人的才能就一定比这些当着官的进士差吗?也未必。

  而且朝廷大部分的官职,也不需要官员有多么了不起的能耐。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年青气盛、急于建功立业的景泰朝新晋进士,这帮人可都是朱祁钰的天子门生,巴不得前面那些文官全部滚蛋呢。

  到了第四天上午,吏部尚书何文渊还在带着属官们紧锣密鼓地审查着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的官员,准备再清理一批去南京。

  王文亲自到吏部叫停了众人,然后拉着何文渊去了内阁。

  王文一边走一边笑道:“可以了,今天一大早,请求易储的奏本已经把内阁堆满了,该上奏的几乎都上奏了。

  我们在内阁核对好名单,将没上奏的极少数官员调往南京,事情就算了了。”

  何文渊无奈地摇摇头,这帮人就是贱,如果真对正统皇帝那么忠诚,你们就接了他的谕旨、公然反对当今圣上啊,你们又没那个胆量和气魄。

  想搞无声抗议吧,才调走了八十多名官员,你们就又坚持不住了。

  好言相劝没用,非得给伱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