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2章 家眷_明末造反专业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戏台上的武生翻完最后几个跟头,在一片喝彩声中走下台去,一名胳膊上绑着蓝巾的教导提着铁喇叭走上台,挥着手中的一张纸,用尽力气朝着台下的百姓们高喊着:“渑池的父老乡亲们!朝廷下了旨意,又要征税啦!种田的,除了正税、辽饷、剿饷以外,还要按亩均输!经商的、做工的、开店的、牙行的,都要多缴一份商税、车船税、牙税、杂税,俺来给大伙念念朝廷的文告,大伙听仔细了!”

  随着那名教导的念诵,台下本来高高兴兴看戏的百姓们纷纷激动的怒骂起来,一时间群情激愤,穿着一身民装的黄锦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笑道:“起来,咱们治下的百姓应该是第一批知道朝廷加税消息的吧?朝廷的圣旨刚下,立马就快马送到武乡义军各个根据地了,咱们立刻组织教导宣读,朝廷如此‘善政’,得让百姓们了解清楚不是?”

  坐在对面的杜魏石点点头,看着一封书信没有话,黄锦倒也没在意,依旧随意的聊着:“杜先生,你这法子也不错,先让教导在各处宣扬朝廷的加税政策,把百姓们的火气鼓动起来,然后再宣传咱们武乡义军免收商税的政策和对受灾农户佃户的税赋减免政策,有了对比,百姓们才能知道谁家真心实意对他们好。”

  杜魏石又是点点头不话,黄锦眉间皱了皱,好奇的问道:“怎么?杜先生,这信里的什么事?你这般洒脱的人,我可从没见过你这样愁眉苦脸的样子。”

  “不是什么大事,八夫人来的信,绵老婶子和六儿要去襄阳,路过渑池,让咱们准备接待看护一下.......”杜魏石苦笑一声:“岳家的姐儿和绵老婶子大吵了一架,两边都互不相饶的,八夫人干脆借着军眷南迁的机会把绵老婶子和六儿加进名单里,让他们去襄阳找旗官讲理得了。”

  黄锦愣了愣:“军眷南迁之事我倒是知道,吴帅他们占了襄阳,那么多山西的老弟兄要在襄阳扎根,军眷不可能抛在山西不管,加上如今山西遭灾粮荒,听老岳都是两顿稀粥一顿番薯的,这些军眷到了襄阳还能有口好饭吃,所以吴帅才发文来让他们分批南迁安置,但我听我那老嫂子一心想守着老绵的坟,连武乡城都不愿意去,怎么突然愿意南迁了?再了,兰姐儿也算是她帮吴帅挑的媳妇,一家人怎么突然吵得两不相饶了?”

  “还不是因为那六儿!”杜魏石无奈的摇了摇头:“当初绵老帅还在的时候,六儿还算个听话的娃娃,后来绵老帅牺牲了,旗官没脸面去见绵老婶子,又一直忙着各种公事兵事,后来又离了山西在河南征杀,自然是管不了那六儿,绵老帅地位在那,大伙都捧着他那个独子,绵老婶子失了丈夫,就全身心的宠着惯着六儿,这么众星捧月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