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八章 沙蜃城_天眼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际上,更是一个新的科技之城和产业之城,当然无论是是科技还是产业,都离不开资本,所以,因此这里也是一个金融之城。

  所以这里吸引了大量人群的到来,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不超过三年,这里就能取代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成为全球最大的一个国际都市。

  其实对于人来讲,沙蜃城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诸多的就业机会,更是这里的基础设施,这里真的就像是一座未来之城那样,充满了梦幻的味道。

  首先是建筑的形式,因为有空气凝胶的加持,千姿百态的建筑形式都成为了可能,这里的建筑不再局限于原本的那种钢筋混凝土的特性,可以让建筑设计师尽情的发挥,以往的诸多不可能,在这里统统变成了现实。

  其次是这里的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的是真空胶囊,每个胶囊形式不一样,大的能乘坐几十人,而小的能乘坐一两人,这些胶囊都是在真空管里的管道行驶的,可以保证能量消耗最小,同时还能快速,而且是点对点的,人们可以预定胶囊来实现自己的出行,而因为能量消耗小,价格还很便宜,这一切的实现,同样是空气凝胶的功劳。

  当然,除了轨道交通外,这里的车辆也都是电动的汽车,西北的风能和光伏发电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完全可以满足沙蜃城的用电需求,甚至已经开始外售电力,所以这里的能源没有任何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机器人规模,沙蜃城是全球第一个实现机器人普及化的城市,这里大街上到处是各种机器人,清扫道路扫地机器人,无人驾驶的汽车也是机器人,商场里的导购,酒店里的接待,各处建筑和设施的维修养护靠的都是机器人,甚至连街上走路的也有很多机器人,这都是家政机器人,要么是陪着主人在逛街购物,要么就是帮主人出来办事。

  从一个沙蜃城就不难看出这些年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已经完全走入了人类的生活,取代了人类的大量低端工作,不过这并没有冲击人类的生活,因为机器人的主人虽然不用发工资,但是要交税,而且是高昂的税,这些税就作为补贴下发,以缓解底层劳动者的困难。

  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即便工作被机器人取代了,但是管理还得是人类,也就说,机器人是与人类同时工作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清洁道路的是扫地机器人,但是它的上级就是人类,可能一个人类管理三四个机器人,这些管理者一般不进行实际的劳动工作,主要是负责指挥这些机器人工作,当有些地方清洁困难,需要人为辅助的时候,他们才会出面处理,这样提供了相当大的工作机会。

  当然,每个城市的政策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城市的情况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