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国的命运_风花雪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说:“政府的官职搞招标,前朝也是有先例的,我就记得清朝的官就是可以捐的,价高者得,而这捐官的钱是要上缴国库的,既可以用来改善民生又可以用来充实军饷,但是现在这公务员的职位却被领导们私下叫卖,钱也进不了国库,甚至还往国外逃,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啊!”

  游克笑道:“你得给这个政府面子,要让领导和群众有个心理接受的缓冲期,但是如果把公务员招考完全搞成市场经济,那以后公务员的队伍的素质岂不是像那烂泥一滩!”

  我冷笑道:“清朝招公职人员是泾渭分明的,要招高素质的人才,有科举制,要充实国库可以搞捐官。Www.Qb⑸.c0М\\听说当年科举考试要舞弊,考生们还得和已经买通了的考官商量好了,在试卷里面作特定的暗号,据说这样操作都还有张冠李戴的事情发生,单单从这种舞弊的方式你就可以看出科举制的严格程度,哪里像今天,台底下放着一张内定好的名单,面试的考官们只要核对一下面试的考生的名字是否在名单上,按照既定好的标准打分就行了,这个分数加上笔试的分数恰好能够让考生入围。而当年就算是皇帝朱批考生们的试卷的时候都刻意地不去看考生的名字,以求公平公正,好为朝廷招纳贤才。你以为前朝的统治者们就不知道用笔试加面试的方法来招纳公职人员?他们正是看到了面试的弊端,才唯有用科举制度的那种看卷不看人的方法来招纳贤才,虽说科举制的八股文害人,我看公务员笔试里的申论也不见得高明许多,其实这还是一个套路。”

  游克说:“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我说:“只要在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国度,你所能用的最好的办法,前朝都已经用过了,比如我刚才说的招纳公职人员的时候用科举制和捐官制,科举制尽管有缺陷,但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里,这是所用过的最好的办法,只看考生的试卷,尽量排除人为的因素,而且皇帝对科举的舞弊案处理得也是相当狠的,基本上是杀一儆百。统治者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国家招不到好人才,这个国家就会逐渐走向衰败,但这个观点其实是值得商榷的,这是在以人治为主的国家里才会产生的观点,其实政府作为管理国家的机器,她既要体现功能性的一面又要体现规范性的一面,真正的精英们是不需要进政府的,把过多的精英弄进政府,绝对是一个国家的损失,因为精英们真正要做的是在各行各业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监督政府,给政府提合理的意见,他们也可以进智囊团,或者进入大学,培育下一代,为打造精英社会创造出良好的氛围。而政府的公职人员应该是在高透明的环境中,在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