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2章:虚实_我去1999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中军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电影立项之初,黄中军和封小刚坐在一起聊剧本,从人物到故事,二人被深深打动。

  但考虑市场时,二人同时有着深深的担忧。

  《集结号》这部电影,需要诸多战争场面的调度,画面的宏大,意味着资本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另外,此时的主流大片题材皆为古装剧,战争片能否拥有市场号召力,所有人内心都打了一个问号。

  很显然,最终下决定的,还是黄中军。

  为了打消封小刚的疑虑,黄中军还鼓励他说:“这部戏,我认赔20%。”

  其实封小刚不知道的是,黄中军当时已经偷偷跟银行贷款了5000万。

  所以,林卫东能够拿出1000万,支持《集结号》这部电影,黄中军对林卫东,是充满感激和敬意的。

  从航州回到京城之后,黄中军又找了各路好友东凑西凑了1000多万。

  没办法,国产战争片始终不被看好,本来黄中军还打算花1个亿,拍摄《集结号》这部电影的。

  结果,黄中军求爷爷告奶奶,总共也只筹到了7000多万。

  虽然资金不太够,可是黄中军也不好意思,再跟林卫东开口了。

  黄中军心里想着,无论如何,都要把《集结号》拍下来,而且,还要把它成一部经典。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黄中军投资电影、电视剧,绝对不止是为了钱,他是一个有追求的电影。

  早在2005年的时候,导演康洪雷拿着《士兵突击》的剧本,等了近2年,被无数投资人拒绝。

  找到黄中军时,不到半个小时,王中军就拍了板,拍!

  《士兵突击》开播之后,整部戏几乎没有一个女性角色,没有一个明星,却出乎意料地取得了轰动效果。

  这部在历史风尘中,被认为是最佳军旅题材作品之一的电视剧,也将华谊兄弟推上了高位。

  一系列影视作品背后,黄中军有着自己的思考,他并不是单纯陶醉于一个商人角色。

  对艺术拥有的追求,这是他从事电影行业的初心,也是他能走到今天的关键。

  相比之下,林卫东倒显得世俗了,无论是创建世纪游戏公司,还是世纪博客公司,都是纯粹为了挣钱。

  而且,从航州江南会回来之后,林卫东也效仿马小云和黄中军,通过当地政府和军方的关系,雇佣了六个退役特种兵做保镖。

  防范于未然嘛,林卫东还是很惜命的,而且,他现在也有这个经济能力。

  每个月花二三十万,雇佣六个保镖,对于林卫东而言,并不算什么难事。

  一般来说,一个最低规模的保镖团队要求至少三人,因为人眼的主视角只有120度,三人才能完成360度的环视警戒。

  所以,林卫东把他们分成两队,每三人一对隔天轮一次班。

  不过,大部分时间,林卫东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