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 拍摄进行时_华娱之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剧中佩戴还是会引来观众的质疑。

  见他站着,陈之行轻咳两声,也默默站起身,手中剧本暗暗朝身边递去,不让陈稻名看的那么费力。

  “没事,你看你的,别让我影响了。”

  陈稻名呵呵一笑,“我拍戏不坐着习惯了,你怎么舒服怎么来。”

  陈之行很想说你站我身边我就不舒服,但是话到嘴边还是变成了:“刚刚吃过饭,我站着消消食。”

  “这一长段,你准备怎么演啊?”

  “诗朗诵?”陈之行试探着回道。

  “情绪呢?”

  “小人得志。”

  陈稻名啧了两声,“说的挺糙的,但是差不多是这个方向。”

  既然存心提点两句,他就也不再遮着掩着,“这戏能火,主要是封建思想和现代思想的碰撞,你饰演的这个角色来自未来,想要在封建社会人人平等。既承受着封建王朝带来的背景优越,又要抵制封建思想,这样的反差感才是故事能立住的根本原因。”

  毕竟是老学究,这一番话不从台词切入,不从人物切入,反倒是从思想的角度上剖析。

  陈之行见了这么多演员,像他这种想法的还真是少有。

  虽说有些片面,但是着实给他带来不一样的角度,如果以这种角度带入,那么从主角的人设上来说,就更应该带着一股自傲的感觉。

  陈之行这么琢磨着,一直到开拍时,思绪如潮一刻也没有停顿过。

  “准备好了么?”

  场记举着板,等陈之行的点头。

  “差不多,咱们先来一条试试吧。”

  “那第十一场第一次,ACTION!”

  打上腮红,陈之行营造出一种微醺的感觉。

  这已经不用多做表演,他太熟悉这种喝多之后的感受。

  含胸驼背,整个人如同一个被提线的木偶,脚下一步一顿,身子歪斜,但却好像被一股无形的丝线提着,能让他罪而不倒。

  看他这副模样,主座上的陈稻名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冯远铮的眼光真是一绝。

  他如此夸赞,甚至说陈之行更适合话剧舞台,而作为话剧演员,台词功底才是更应该看重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陈之行身后那无形的线仿佛崩断,他的后脚跟重重地落在地上,而这股沉重,却蓦地增加了言语中的气势。

  虽是微醺之色,可他话语和表情中都难免喊着傲气。

  那是来自几千年来文学底蕴,一个文明予以他的底气和傲气。

  一句话说完,他环顾四视,看着落针可闻的酒宴,眼神慢慢模糊了焦距,自傲中陡然升腾起阵阵落寞之感:“奔流到海不复回。”

  虽是醉眼朦胧,可是念到这句诗,他血脉中也不由得升腾起丝丝共鸣。

  时间宛若黄河奔流到海,我从未来来到现在虽已受到时间的眷顾,但是从现在到未来何尝不是倏忽之间?

  紧接着,又是一阵哀寥之情,“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在情绪低沉至极,他又慢慢提升气势,“人生得意须尽欢!”

  他步伐在众人之间来回穿梭,如同穿花蝴蝶一般,更让人惊异的是,他的走位不乱,而且台词的情绪变化简直是每一句都能让人热血上涌。

  很多时候诗歌的魅力是需要一个朗诵者来表达的,而今天的陈之行,无疑是最优秀的朗诵者。

  众人如同莅临这场盛会的观众一般,陶醉和激动都随着陈之行的舌灿莲花为之倾倒。

  黄昏总是过得特别快,陈之行的独角戏也渐渐落下帷幕。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意犹未尽,众人依旧陶醉其中,甚至想下意识的为其鼓掌。

  等到他的声音消落,他们这才想到陈之行这是一条过!

  更可怖的是,陈之行并不是挑着名句吟诵,而是一首一首的全篇背了下来。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背诵这些古诗并不难,可是阔别学业许久的演员来说,这着实要下一番苦功夫,更何况每一句词都要配上不同的情绪。

  了不得。

  陈稻名默默点头,这年轻人是个好苗子。

  想到这,他不由得发出一阵轻笑声。

  也不知道冯远铮还招不招人了。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