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一章 论道_锦衣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食。

  所以海运已经提上日程,松江府和苏州府,加上镇江等地已经奉旨调拨海船,并且在南京等原本造宝船的地方已经在开造新的大海船。

  宣德年间被一火焚烧掉的造船业,又重新回复了它的勃勃生机。

  “我就知道。”李贤面lu苦笑,向着张佳木摊手道:“改漕运为海运,想来就是为了开放海禁做准备吧?”

  “是的。”张佳木坦承道:“海上都是千帆万舸了,再谈海禁,岂不是笑话?既然禁不了,就要有规矩,也不能luàn来,我的想法是,设海关司,开放泉州、广州等地为通商市舶司,由海关来管,收关税,增益国库。”

  李贤很注意的问道:“关税是多少?”

  “看货物不同,不能一律而论。越是贵的奢侈品,收税就越高,民生用品,三文不值两文的,收税就低些。不过,总的原则就是,一百两的货物,最低不能低于十两的关税银子。”

  “这就是百分之十了,会不会高了些?”

  明朝的商税和地税一样,都是三十税很多税卡其实连这个数字也收不到。当然,这是官面上的税制,实际上税卡还是很féi的,特别是宦官把挂的税卡,他们损公féisi,反正官税就那么点,收或不收都不打紧,皇帝也不会把商税收取太过当真,因为官员会批评政fu与民争利,残苛百姓。

  张佳木冷哼一声,道:“原德,又要和我争商税一事了?”

  其实当时士大夫的考虑也不能说是全错,因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薄弱,很多事情是兴一事就坏一事。

  比如商税,中央征十个县一百多衙役加上一千多帮闲,就能把这个税收到一百文以上。

  所以中央税制规定的越低,百姓受到的伤害就要相应的低一些。

  这也是儒家统治的无可耐何之处,低效统治就只能从实际的情形出发,而不是从需要出发。

  “得吏治下,实在的情形再说。”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