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章 雁门关_扶明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一句话,如霜打一般,蔫了!要知道随行士兵除了太监军受过短暂几天的野外训练,府军卫,腾骧卫每日除了在宫中值守外,哪里还有像样的集训,加上这次千里奔袭,便是对常年在外边军也是极强挑战,何况他们,所以这次出京对他们来说真心够苦逼的了。

  天色微亮,前方探子来报,雁门关近在咫尺。

  原本一脸疲惫的常宇闻言,立时来了精神,打马急行数里,抬头远望,果见天晓之处,朦胧中一座雄关,那便是雁门关。

  在明初为了阻挡蒙古南下,朝廷在东起居庸关西至偏头关这段边上了双保险,说白了就是有两层长城,称为内外长城,宣府,大同其实就在这两层长城其中。

  这段内长城又分内外六关,雁门,宁武,偏头称外三关,平型,倒马,紫荆称内三关。

  此时常宇眼前的这座关口便是外三关的雁门关,有着‘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美誉。

  眼见前方不远便可休整,队伍进行了之后的冲刺,随着越来越近,雁门关的雄伟和险要愈加明显,群山之巅边墙耸立,城楼居山之险要,有一夫当关之势!

  “就地休整”队伍到达关口不远处,常宇下令,抬头打量。

  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建有城楼,巍然凌空,这是常宇出京之后见过最有气势的一道关口,主要还是这里地势险峻,比八达岭犹过之。

  家丁割草砍柴生火,士兵下马寻了避风处便在山脚树丛中倒头就睡,这个时候无人不是疲惫一身,只想大睡一觉,别无所求。

  常宇虽也疲惫异常,但一时间却无法入睡,靠在一棵枯树旁边,烤着火,望着雁门关城楼,心中各种思绪绕来绕去。

  这时便有一队人马快速奔来,不用常宇吩咐,身边的两个掌班之一秦兴就迎了过去,很显然是关口守兵前来查探。

  不多会秦兴返回向常宇做了简短报告,常宇点头不语,闭目沉睡。

  忽又睁开眼:“秦兴,出了雁门关后你改道去代州,着山西周遇吉立刻去太原和本督会面”。

  代州(今代县)在雁门关的东南是座古城。

  周遇吉是山西总兵,有三关总兵之称,统领偏头,宁武,雁门外三关,当然太原也在其统辖范围,这其中有个小小的误解,很多人认为他是三关总兵怎么能管到太原头上。

  其实不然,首先他就是山西总兵,其次作为九边重镇的太原镇下辖三关,其治所就在偏头关,后移宁武关。

  就如同宣大总督一样,很多人也以为王继谟只管辖宣府和大同,其实也不然,宣大总督的全称是‘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事务’所以太原也在其管辖范围,便是周遇吉也是他所辖!只因后人懒惰简称以至产生小误解。

  “代州?厂督怎知晓周总兵在代州?”秦兴有些疑惑的问道。

  常宇微微一笑:“本督此行便是为他而来,怎会不知道他在何地!”

  秦兴一怔,心中嘀咕,难不成周遇吉也犯事了?却见常宇已经闭目入睡,不敢再扰。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