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开战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济格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轻急冒进,更不可轻敌骄傲,因为对手可是中华军。另外在进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左右翼,以及后路,并且一定要求尼堪和韩岱部,跟紧在自己的身后,不能掉得太远。而一但发现了中华军的主力部队,立刻通告开封,多尔衮会马上再增加兵力,与中华军进行决战。

  阿济格为人虽然粗鲁莽撞,但也是身经百战,精通兵法的人,也不会不知道这几仗中华军确其都没有尽全力与清军交战,只是稍一抵触,就立刻撤军了,向多尔衮上报的什么“斩首六百,斩首二百”,其实全部加起来,打死的中华军人数也不超过五百人。当然清军自身的伤亡也并不大,还不足千人。

  虽然自从第一次南征之后,阿济格就没有再和中华军交过手了,但这几年以来,清廷在中华军手下吃过多少败战,阿济格可都一清二楚,多铎身亡,阿巴泰被俘,都是前车之鉴,因此不用多尔衮提醒,他也不敢轻视中华军。

  但阿济格也并不惧怕中华军,并希望自己能够与中华军的主力相遇,大战一场,因为他所率领的清军确实是集中了目前清廷的精锐,在并入了耿仲明部的四万人马,和驻守汝宁府的阿山部两万人马之后,阿济格指挥的兵力己经达到了十六万左右,其中新军人数为三万二千,另外川军中还有五千火铳兵,其他各部队中还有零散的火铳兵三千余人,阿济格部实际有火枪的数量约三万余支,另有各种火炮近六百余门,并且还有大量的其他火器,同时还有二万五千多的骑兵部队。而且汝宁府一带地区地势平坦,也有利于骑兵作战。因此也可以说,阿济格部的战斗力,比其他各部的清军都要高出一大截,这也是阿济格希望与中华军进行决战的信心所在。

  这时清军的前部人马已经进驻到汝宁府中部的真阳县。离淮河只有五十余里的距离。

  在中原大战开始以前,清廷和南京在汝宁府的分界线就是淮河上游,在中原大战开始以后,中华军杀过了淮河,一度逼近到汝宁府的治所汝南。而现在清军又再度把战线推回到了淮河附近。但这样的结果对清军来说还远远不够,必须杀过淮河,才能改变目前中原战场的被动局面。

  不过阿济格也不敢轻急冒进,下令阿山率领四万人马为左翼,阿哈尼堪率领四万人马为右翼,这两路人马各有火枪兵八千人,火炮一百五十门,另有五千骑兵,分别从左右出击,并保护大军的两侧,而自己亲自率领中路的八万人马,直扑息县。

  息县位于真阳县西南约六十里的地方,滨临淮河北岸,一但清军攻占了息县,就能在淮河北岸找到一个立足点,而且从息渡过淮河,离中华军的总指挥部所在的光州,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