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多尔衮的决策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来以后再说

  但和满清的将官不同,几乎所有降清的汉族官员却对南征表现得最为热衷,由其是在清军入关之后降清的汉族官员,几乎都一力主张,不与南明政权共存,以清代明,以武力走统一全国之路

  因为只要是有明朝继续存在,那么这些降清的汉族官员就只能背负着叛臣的骂名,只有让满清统一了天下,自己才能取得正统的名份因此他们都竭力怂恿多尔衮决策南征,不断上书,大谈江南民风脆弱,不胜刀兵,不难平定而南明政权**无能,君昏臣暗,武将骄横拔扈,官党员伐异,內耗不断,**无能,只要清军的大军一到必然势如破竹,扫平江南之地

  面对这两种意见,多尔衮也有些左右为难,他当然是想一举统一天下,但心里也确实觉得没有把握,尽管多尓衮也对江南民风淳弱,对南明朝廷的**无能有所了解,但多尔衮心里也十分清楚,满清自身的兵力有限,八旗军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余万人马,加上汉八旗和蒙古八旗,也不足二十万,而且满族人口稀少,补充兵员也非易事面对一个地域比自己大数十倍,人口数以亿计的庞然大物,要说一点也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不过促使多尔衮下定决心南征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经济,随多尔衮率军入关的洪承畴,对于这一点最清楚不过,就直言指出:“西北粒食全给于东南,自闯乱后,南粟不达京师,以致北地之米价日腾故不得江南,则漕运阻矣,将何以成天下?”

  应该说洪承畴确实是一语的,说了事情的本质,因为随着国社会的发展,南方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以北京为心的北方地区上自朝廷的税赋收入、达官勋臣的俸禄支出,军民百姓的生活物资供给,对南方漕运的仰赖也越来越大北方对南方在经济上的依赖性,己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宋代以前出现过的南北分治的经济相对平衡的基础,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复存在不是仅靠毎年几十万两白银、绸缎之类的岁币就能够解决的

  而且北方经过十几年的农民军动乱之后,社会秩序和农业生产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如果失去了南方的供应,北方很难支撑下去因此江南之地,不仅仅是为了统一天下,同时也是满清想在原立足的必须之举

  因此多尔衮这才下定了收取江南的决心,同时也是为了试探南明朝廷的反应,给督师江北的史可法写了一封信,内容当然是充满了威逼恐吓的意思,看一看南明朝廷是如何应对但信刚刚送走,立刻就接到了山东叛乱的告急,多尔衮心里自然有些不自在

  不过因为方大猷也沒完全弄清楚,自己对手是什么人,因此在奏折里也写得语焉不详,只能说成是一般性质的地方明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