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第五波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残骸的苏军伞兵廖沙洛夫严令不准主动出击,除非汉华军特种部队搜寻到近前距离否则不准暴露伏击阵地,以防万一廖沙洛夫又预留50多名伞兵在外围设置岗哨,一切妥当,廖沙洛夫和身边伞兵团长一分为二各带领兵力移动向M1911手枪射击方向和信号弹闪亮区域。

  伏击阵地设置的同时赵航派出两个侦查小组携带单兵无线电台沿喇叭口九点钟和六点钟方位搜索前行。

  准确的判断和布置,喇叭口地形向外更为开阔,既然苏军伞兵具备娴熟战斗技能和战术配合就更加不会自喇叭口开阔地带潜行而入,为避免伏击,只能从喇叭口两侧靠近山地的区域戒备性的搜索前进,不管苏军自何方向而入,侦察组都能探测到苏军队形。

  每组7人,6名战斗队员,一名携带单兵电台负责通讯的特种部队队员滞后,陈雷鸣和潘东明各自带领一组沿着山脚线移动。

  所有特种部队队员使用的全部都是带有消焰器的根据地兵工厂新式40式突击步枪,使用很顺手,除了多出的消焰器之外和先前使用的40式突击步枪比较没有任何的变化,不存在熟悉枪感的去适应。

  特种部队算是最能感觉到汉华军兵器研究所变化的作战部队,40式突击步枪尚没有配备到快速反应旅,初款40式突击步枪在特种部队就已经换代。

  突击步枪的使用也让特种部队成为汉华军第一支淘汰汤姆逊冲锋枪的作战部队,7人侦察组队列成Y形搜索队形,拖后的是负责通讯的特种部队队员,Y队形两侧各有三名特种队员。

  撇开经验和战斗阅历,山地夜间特种作战的战术组合、搜索模式、技战术要领每一项特种部队队员都在尖嘴岭轻骑兵训练营熬油费火的训练过,数不计数的战斗早就将技能和经验以及自我反应意识融合一处。

  暗夜环境并未有对特种部队队员产生太多的影响,落脚无声,整个搜寻小队戒备中不失队形的快速搜索,能如履平地般的爬山行走又能融入夜色当中,这就是特种部队强悍的体现。

  没有枪声的山地静怡的让人感觉到诡异和恐惧,带头的陈雷鸣很谨慎,基本都保持了快速移动出百米距离后原地观察聆听数秒的节奏和频率,越移动出喇叭口方向停止移动静静聆听的时间越长。

  终于,在10多秒的倾听准备即将再次移动时耳中一个很轻微的哗啦声传入。

  重心已经前倾的身体顺势做出下蹲的射击待发姿态。

  身后的特种部队成员只能看到陈雷鸣身影模糊的一晃,但就是这种模糊的晃动让所有队员保持同等节奏的进入战斗状态。

  屏气凝神,感知的触发中用心聆听,哗啦的声音更为明显。

  完全可以确定是落脚时脚底和地面碎石沙砾摩擦产生的声响。

  没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