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千一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动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威海有机会提前发现莫斯科军队行动的只有英国,但最大的障碍被克里姆林宫通过外交途径化解;

  从巴伦支海到挪威海,莫斯科自汉华军、德国情报网络的真空地带实施了一次不亚于日本珍珠港计划的海上出击并见缝插针完成对德国汉堡的军事行动。

  如同日本珍珠港行动一样莫斯科登陆挪威、轰炸汉堡的信息天明时分就震撼向了合肥、克里木、锡兰岛、华盛顿、东京,不包括早就知道结局的伦敦。

  各有反应!

  除了战争的直接对手莫斯科,伦敦是最大的受益者,汉堡港以及工业区遭受重创,德国向非洲的海上投送能力减半,德国舰队也将遭受到莫斯科北方舰队的挑战,不仅仅海军可以抽身参战向东南亚应对日本舰队更可以减轻非洲方向压力。

  关键是战略物资奇缺德国对欧洲联盟的掌控力会减弱!

  日本和伯林的来往已经冰冻,唯一的区别只是双方互不攻击,德国战略物资奇缺依靠的只能是汉华军,这也导致汉华军会不断将原本可以转化为自己军工产品的物资需要输送向伯林,一损俱损,整个角度分析,日本也是受益者!

  对华盛顿也有利好,德国战争潜力的削弱以及汉堡港被摧毁,造船厂重创,英国可以更多数量的将舰队抽调向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域,英国实力的增加缓解的同样是和伦敦有共同对手的华盛顿压力。

  汉华军位置最敏感,德国受损汉华军牵连,英国在东南亚增加力量汉华军又会受益!

  只有德国是彻彻底底的承受者!

  港口、造船厂、工业带被摧毁或重创是其次,后续而来的还有和瑞典之间铁矿交易的中断,位于挪威海、波罗的海船队、护航舰队危机袭身,海运通过波罗的海向白俄罗斯方向物资通道的切断,及其更加微妙谁都无法预测的欧洲联盟诸国反应,甚至还会产生德国内部已经滋生的矛盾。

  如果不是伯林坚持己见利用汉华军消耗莫斯科力量,重点控制非洲夺取资源带的策略,就不会有大量欧洲战场军队被抽调非洲;如果指挥部在莫斯科战略反攻之前听取汉华军意见联手从克里木攻出,或许也就不会有莫斯科最初的战略反攻,如果更早一点听取高传辉建议打造出一支航母舰队,或许也不会有莫斯科北方舰队的登陆作战;

  胜利中这些都是可以忽略的因素,失败中这些之前被忽略的因素又都会一一放大,逐个放大的因素也有可能会直接性质的转化成内部矛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能否认克里姆林宫在早期西线的失利以及和同汉华军战争的连战连败中建立起了高效的指挥系统以及培养了在漫长的战争中寻找对手漏洞的能力。

  就像罗科索夫斯基分析,以德国的底蕴注定了即便遭受惨重的失利伯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