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千四百五十章 潜移暗化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断的消除化整为零法国自由势力。

  这种战术的变化开始有效的克制法国自由势力当初的游击战,伯林军队在非洲的损失直线下降。

  汉华军明面层没有任何势力进入非洲,但汉华军在非洲的发展却汹涌澎湃。

  汉华军建立在新疆的车辆制造厂在欧宝运兵车基础上研发出了动力强劲的“牦牛”皮卡。

  皮卡投产就风靡高加索、叶卡捷琳堡、中亚细亚和中东区域,皮厚、动力强劲,维修简单,性能远远超出美国生产皮卡。

  能翻山越岭,能趟水过河,也可以追风逸尘的皮卡加装上重机枪就是大杀器,特殊区域比装甲坦克更有威慑力,而且还可以承担兵力运送。

  “牦牛”皮卡大量出现在中东市场的同时也通过苏伊士运河源源不断的出口向非洲。

  最大规模的订单来自意大利。

  意大利因为之前莫斯科的斡旋已经退出战争,伯林也不可能去追究,伯林的战略布局早就和后世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同样因为希特勒的倒台,没有发生德国伞兵营救墨索里尼的一幕。

  意大利担心自己在非洲的利益遭受吞噬,英国、伯林和意大利都有或多或少矛盾,汉华军在非洲没有势力,但汉华军却可以调剂伯林和伦敦。

  原本汉华军“牦牛”皮卡就极度适合非洲的地形,外加意大利也遭受到经济危机波及,两种因素交叠,意大利开始尝试和汉华军接触。

  双方都需求!

  军工出口已经为汉华军带来巨额利润,汉华军需要一个伯林之外的非洲立足点。

  不是军事层面的立足点,是商贸。

  只有这样才能将汉华军在非洲方向的经贸活动敏感度降低到最低,从这个层面分析,伯林不符合。

  负责同意大利洽谈的是方天浩。

  方天浩通用了何种手段不得而知,但谈判很耗时,前后持续一周。

  双方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汉华军向意大利低价出售“牦牛”皮卡以及飞弩火箭筒在内各种武器装备,承认意大利在俄比亚利益。

  汉华军同意在俄比亚建立和意大利双方互享利益的商品贸易区。

  通过俄比亚汉华军可以向非洲出售大量军事物资,而意大利同样可以自贸易区补给国内急需的各种轻工用品。

  这不是重点,关键的协议内容是意大利归还历史时期从中国国内掠夺的各种文物珍品。

  就在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吉普提港口输送向意大利的同时不计其数大清帝时代从中国流入意大利的皇宫珍品自苏伊士运河输送向卡拉奇。

  相同时间,伯林公开申明归还历史时期从中国掠夺的文物;

  伯林申明之后匈牙利、奥地利、法国和平政府先后发布同样申明,奥匈帝国时代流入匈牙利、奥地利所有物品全部归还。

  其实最先做出表率的是土耳其。

  土耳其并没有参与那场令国人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