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 刺龄案(二十二)_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东西虽然杂,便是涉猎却很广泛。

  ‘鲁公子’说道:“对了,不知罗兄对前些年中华报上的一篇文章‘小年中国说’有什么看法呢?”

  载淳心道,问这个还好一些,自己在后世的网络之上,可是经常看相关的文章的,所以对此还是有很深的理解的。

  载淳故意想了一下道:“愚兄对此文章也是拜读过多次,还确实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此文先说了欧西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欧洲,对我大清的看法,称我大清为老大帝国。

  何称为老呢?老代表着守旧、暮气沉重、缺乏进取之心,缺少开拓之志。使这个国家老弱难动。人老了,也就相对的保守了,不容易接受新鲜的东西。

  而我大清在皇上登基之前,还都是算命不凡,以泱泱大国自居,以礼仪之邦自称,可当英法联军打进来之时,这些东西又能起到什么做用呢,在枪炮面前是一文不值的。

  再说英吉利与法兰西两国,我大清总是说他们是强盗,可是又有几人真正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发展史的呢?

  英吉利无法就是弹完小国,可是却能称雄于世界,是因为他们有先进的技术,而他们的这些东西却正是被我大清那些个士人们所看不起的。而英吉利经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国力大增,先后战胜了海上强国西班牙王国与荷兰王国,才奠定了自己世界第一强国的称号。

  他们为什么会有工业革命,而我大清却不会有,就是因为我们是老大帝国,固步自封,受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影响太深。可是这句话又有错吗?依愚兄看这些话其实并没有一点的错,在欧洲人看来,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也都离不开知识,这是使人增长见识的工具,这也是使人脱离愚昧的工具。

  再看欧洲那些所谓的科学家,哪一个又是没有读过书的。而我大清的那些读书之人又是为什么,只是为求取功名,金榜题名。但这些人金榜题名之后又能如何能?千里做官只为财,又有几人是真为百姓做事的?

  而少年者却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光有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是不够。我们要先明白为什么读书?

  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读书呢。愚兄对此也想了很久,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呢?难道也是为了金榜题名,封阁拜相吗?那如果我们这些年轻之人要是也这样想,那又何来少年中国?年龄虽小,但已是暮气沉沉了。

  愚兄到是觉得我辈之人是应该改变观念的时候了,我们要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只要有千千万万的少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我中华民族何愁不能成为世界第一等民族,那往的辉煌何愁不能再续。”

  鲁公子也就是阿鲁特.琼琚被载淳的一番话彻底的折服了,这么京城第一才女的芳心也同时被载淳给捕获了。两眼流露出异样光彩。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这样的快,这一天的时间好象过得比往日要快很多,就好象是一转眼之间,就到了两人分手的时间。

  载淳带着张文亮与董海川在回宫的路上,张文亮还兴奋的说道:“少爷,今天您说得太好了,真是太精彩了,奴才看那位琼琚小姐肯定被少爷将芳心给捕获了。”

  而载淳听了只后,也是有一些自得的笑着……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