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刺探(二)_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帐后就离开了小酒馆。

  在一偏僻处,天甲八问道:“寅虎,我们现在去找张知府吗?还是去李老汉家看看?”

  王兰亭说道:“我们还是去仁湾村吧,张知府那也放会有什么证据,而李老汉那虽是苦主,但也只是人证,现在永州城里一抓一大把,都没有张知府那有说服力。我相信天甲三他们也会听到这个消息的,他们肯定会去的,所以我们还是先出城,然后我们还可以顺便去军营边观察观察。天甲八,留下暗号,告诉他们,我们出城去查看兵营,让他们按计划行事。”

  天甲一三人进城后,先到总兵府四周看了看,然后就四处寻找机会,想混进总兵府,可是转了大半天,也没有混进,三人垂头丧气的找了一间客房,住了下来,往床上一趟,谁也不说话。

  过了一会,天甲一说道:“我说老三老四,咱们这样可不行,到时受处罚事小,咱这面子可丢不起,头一次出来,就闹个灰头土脸的回去,怎么去见弟兄们啊,更不要说少爷那里了。”

  天甲三和天甲四都点头说是,可也都没什么好办法,天甲一想了一会说道:“我看我们明天分开了,各自找寻,这样混进总兵府的机会也会大很多,只要我们有一个人能进去就行了,到时查看好路线,我们夜里再行动。”

  另个两人都点头同意,吃了点饭,早早的就睡下了。

  转眼就到了七月初五。王兰亭等人碰了一次头,天甲一一队运气还算不错,正好赶上一个给总兵府送菜的老汉将脚给崴了,被天甲一碰上,天甲一说是骆巡府派来查办樊燮了,可能是樊燮太不得民心了,老汉二话没说就同意了,第一次还回田甲一去了总兵府,和总兵府的管家打了招乎,就开始帮老汉送菜。

  天甲一说,总兵府占地面积很大,不来亚一座王府,还有一座后花园,夜里三人查探了一番,虽没有什么大发现,但见屋中装饰摆设非常豪华,就是总督府也未必能如此,单凭一个总兵的奉禄是不可能办到的。

  王兰亭让他们继续监视,不要暴露,看还有没有什么更大发现。

  天甲二一路只是走访了一下民间情况,也去李老汉家看了,在民间激愤相当的大,但都敢怒不敢言,打听了几家,都遮遮掩掩,就不敢再问了,怕被人注意到。

  而王兰亭一路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张知府,那里有些百姓的诉状和霸占他人财产的证据,都被王兰亭拿到手,张知府还说,什么时候需要他做证,只管说话。王兰亭怕出现意外,就让张知府先去了长沙城。而兵营一直没有得手进去,准备今晚去一趟,看有没有什么收获。

  最后决定,天甲一三人继续留在城里,王兰亭四人今晚去兵营,而天甲二四人在外面接应。

  在永州城中一处很普通的民宅中,一位轻年跪在地上,坑上坐着一位老太太,年轻人说道:“娘,请恕孩儿不孝,又要让您跟着孩儿受苦了,但孩儿如果不这样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那攀燮在永州城中为祸乡里,欺男霸女,苛扣军响,无恶不做,现在孩儿发现了他们侵吐军响的帐册,今天晚上该孩儿巡营,所以孩儿准备将此物盗出来,交给巡府大上。”

  这个年轻人叫杨浩(书友提供),是宋代杨老令公后代,今年二十三岁,在五年前由于家乡闹灾,带着母亲展转来到了永州,由于有家传的杨家枪法,所以投了军,经过几年的打拼,被樊燮提为正七品的把总。

  杨氏老太太说道:“我儿能有此见识,娘就心满意足了,我儿一定要记住为娘平时教你的,舍小家,全大义。不要以为娘为念,不要丢了祖宗的脸。”

  杨浩又说道:“那今日娘就先到城外的土地庙中等候孩儿,待孩儿将帐册盗出来后,咱们娘两就去长沙,找骆巡府去,听说他是一个好官。”

  杨氏老太太又说道:“我儿也要小心。”

  杨浩心里想道,也不知后日结果会如何,但愿老天能保佑杨浩成事,为永州而姓除去此害。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