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6章 曲线救国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本不会那么残酷,也用不到百万马匹。

  去掉骑乘功能后,剩下的就是耕地功能然而在这个社会剧烈变化的新时代,耕马很难说能赶上趟了。

  穿越众建立的国家,会在短短几年,十几年内走过旧世界千年的发展历程。

  帝国新出炉的贵族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先知——早知三天事,富贵万万年,所以先知们不会选择落后的生产方式。

  整个东亚地区,最适合爆粮食的是哪里?除了台南平原之外,毫无疑问就要属泰国的湄南河平原。无论是气候还是水土,湄南河沿途的平原地带都是天赐的稻米产地,东亚第一。

  在后世,拼命出口的泰国稻米年产量是2100万吨。这个数字中绝大部分的稻米都是出自于上述土地。另外,巨量的菠萝香蕉荔枝这些水果占据的土地还没有计算在内。

  在穿越众的规划中,一旦国家的综合工业能力达到最低的输出要求——炮舰,拖拉机,肥料,农药,那么在舰队护送下的移民船队就要在暹罗湾准备登陆了。

  用机械化方式在泰国和台南平原爆出耕地和稻米,这才是效率最高的明末粮食生产模式。

  以上这两块天赐之地,再加上煤气拖拉机,土化肥,农药这些大杀器,即便是一年两熟,这两块地方的产出也足够养活所有的明国灾民,顺便支撑帝国早期的殖民行动了。

  所谓的打土豪分田地,成功后一窝扛着锄头的农民挤在村子里幸福地高呼皇恩浩荡.新位面不允许出现这种低效率的场景。

  所有的农民都必须去新世界.与其在小冰河时代几千万人被饿死,病死,杀死,不如送他们出去殖民。

  这些人需要以高昂的死亡率为代价,为子孙开拓出热带种植园,以及北美和新西兰的农场。明大陆这一片多山的土地,除了那点宜居的平原地带外,其余人口在穿越众规划下都是要迁徙走的。

  在这种关于未来的战略推演下,马耕又被放到了很靠后的位置——集中资源在两块平原上机械化农业是内阁既定战略,如果有一天需要用到马,那也是移民去了北美之后的故事了。

  既然骑乘和耕田这两样最重要的马匹功能被卸载和延后了,那么剩下的食用功能马匹就更是连边都沾不上。

  同样是被剥夺了役用功能,但是牛这种生物依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家畜:牛扒,牛奶和土豆炖牛腩是真正能改变国民体质的最佳食品。

  当霍雄把关于牛马的问题掰开揉碎解释清楚后,黄旭也无话可说了毕竟时代不同,国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不同,所以对待牛马的态度也不能拿着旧世界的经验生搬硬套。

  将利害说清楚后,霍雄最后还是以“技术顾问”的身份给黄旭出了几个曲线救国的主意。

  考虑到眼下马场的情况,其实黄旭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