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4章 降将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4章降将

  “李际春,你可知罪?”

  “大人,末将知罪。”

  跪在堂下的中年人,此刻面目平静,一副任打任罚的样子。

  而坐在公案后的张中琪,此刻嘴角上翘,装着青天大老爷的逼,带着点玩味地问道:“文死谏、武死战,看看永平赴难的那几位大人,李际春,你今日跪在这里,可有半分惭愧?”

  古代由于通讯技术和社会管理跟不上,导致政府没办法把触角伸到所有细胞,所以在军队制度建设上,为了分权和制衡,包括宋明在内,都采取了“以文驭武,大小相制”的原则。

  所谓大小相制,其实就是缩水版的军队封建制:总督能直接下令的只有自己的督标营,其余全省部队,总督必须要通过总兵官来下令。

  同样的道理,总兵也只能指挥自己的镇标,要下令给某一支部队,必须要通过中间的副将参将这些人。

  这就是封建制度的原则:隔一层就不能直管,君主有事只能找封建主,下边的封臣只听封建主的,和君主没关系。

  中国的封建制度,虽说自汉以后和西方就有了一些不同,但是核心规则还是一样的——皇帝和朝廷管不到乡下农民,类似于封建主的宗族地主才是农民的天老爷,所谓的“皇权不下县”,其实就诠释了封建制的这一核心思想。

  在这方面,西方做得更加明显一些:国王只能和公侯一级的大封建主撕逼,公侯下边的骑士(乡绅)阶层,听命的是自己的封君。

  一旦有了战争,通常就是由某某侯爵,某某伯爵带着自己手下的一帮封臣骑士去参加会战,国王只能把命令下到大贵族这一层。

  回到永平城的府衙。

  根据以上原则,从理论上讲,穿越众是管不到参将李际春的。这位的顶头上司是山海关总兵,要杀要剐,也该由山海关总兵报给朝廷,最终由崇祯来决断此人。

  但是眼下可不是正常情况。永平城刚刚光复,穿越众在城里施行的是“军政府”制度,随时可以杀掉任何人——李际春负隅顽抗,替鞑子断后,被天兵正法了,就这么简单。

  所以现在跪在堂下的李参将,其实属于命悬一线,随时会被拖出去宰了。

  “你今日跪在这里,可有半分惭愧?”

  听到堂上带着嘲讽味道的问话后,李际春先是磕了个头,然后依旧面无表情地回道:“大人,当日城破之际,末将手下二十余亲兵已然全数战死若说无能,那我认;若说惭愧,这个委实没有。蝼蚁尚且偷生,末将力战后而降,何罪之有?”

  “这倒新鲜!”一旁坐着的天津站站长姚建设呵呵一笑,对这位带有后世理念的军人说道:“照这么说,死光亲兵就算了事,那你手下两千人的守城军都是摆设不成?”

  “还真是摆设。”李际春闻言苦笑一声,跪在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