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3章 台北(二)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棱与东北角海岸间。

  金瓜石地区三面环山,一面面海,曾经因为开采金矿而繁华一时。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当时在基隆河河段修筑铁路桥时,有工人在河道中发现砂金,然后蜂拥而至的淘金者便一路溯河而上寻找矿脉。最终在3年后,终于被一位潮州籍的李姓农民在九份山区附近发现了小金瓜金脉。

  而在小金瓜被发现后不久,淘金客也在附近发现了大金瓜露头。“金瓜石”这个地名,即因为大小金瓜的山型貌似南瓜,也就是台语所说的“金瓜”而得名。

  原本寂静的基隆山,就此开启了日后金瓜石矿业的辉煌岁月。

  对于穿越众来说,其实在早期穿越的时候,大家的一致意见是不开发金瓜石的。

  原因很简单:金矿到处都有,没必要花费海量的人命去原始森林喂蚊子——当时的穿越政权,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根本经不起“浪费”。

  然而时间到了1630年,穿越众来到大明3年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除了最重要的工业基础不断完善,社会财富迅速增加这个总前提之外,来自于南洋各地的奴隶数量也呈现了爆炸性增长。

  奴隶贸易的蓬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和历史上不一样,来到东亚的殖民者们,在这2年间突然发现,他们居然再也不用操心贸易了?

  无论是什么人,只要随便运一船奴隶或者别的什么穿越众需要的货物,就可以在台江沿岸的大型仓库里,立刻,马上,公平,没有任何障碍地换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一种商商品——不限数量,不限种类。

  商人们唯一需要操心的,是口袋里的银币够不够。

  之前无数年间,占据了所有殖民者最渴望货品清单头一位的商品:生丝,现在已经掉到了清单前十,因为有很多种“神奇”的东西,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丝。

  譬如能拯救一船人,或者一城人生命的漂白粉。

  譬如封在蜡丸里,能治好海员坏血病的神秘药丸。

  譬如教会最喜爱的,能在欧洲漫长的冬季给教徒带来光明的油灯和煤油。

  这些琳琅满目,但是价格昂贵的商品,第一时间掏空了所有来客的腰包。

  适应了这种新型贸易模式的各国商人们,很快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大家现在已经不需要把精力花在寻找明国货源和互相斗殴身上了,因为谁也无法垄断和买空穿越众手中的货物。

  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快速,高效得将穿越众需要的货品运到那该死的,充满诱惑的台江港,然后再将那些神奇的货物用去欧洲发财。

  于是,由于三十年战争欧洲银根紧缩,原本日子过得凄凄惨惨的西班牙人,在半年前,针对菲律宾土著,发动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型战役:圣塞塔战役。

  而盘踞在香料群岛的红毛也不甘人后。

  原本历史上,荷兰东印度公司最伟大的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将于去年在被土著马打兰苏丹国围攻巴达维亚期间,患上痢疾而死,享年仅仅43岁。

  而在这个位面,由于总督府水窖里被撒了漂白粉,所以科恩总督健康地活到了苏丹国撤围。

  到了今年,缓过气来的荷兰人,于是在科恩指挥下,发动了针对马打兰国的新一轮战役:即为报仇,也为抓捕奴隶。

  于是,突然间发现手中多了大批计划外奴隶的穿越众高层,就又把视线投向了台北山窝窝里那一处赫赫有名的金瓜石矿区。

  那里不但有金矿,还有穿越众目前最看重的铜矿。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