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8章 共襄大业(五)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8章共襄大业(五)

  中军大帐,李闯将和周道人宾主双方列席而坐。

  这一次会面,按照诸天流的套路,属于本位面重要的时空节点.改变历史进程的一次会面。

  说中军帐其实有点抬举自成兄了。现如今各路营头都是标准的流寇,专业称呼是武装叫花子。这种朝夕奔命,聚合流散的武装团伙,根本不可能拥有正规的辎重后勤,也凑不出一套合格的军用营盘物资。

  就周乙入营后看到的现状,多数闯军士卒甚至连统一的军服都没有。营中所谓营房,就是散乱的布棚和草棚,活脱脱流民团队该有的模样。

  而中军帐,其实就是营盘内的一间龙王庙而已庙祝一家在流寇大举进驻荥阳前就跑路了。

  不用说,此刻帐中背靠海龙王,面朝开封府,居中坐主位的,就是此间主人,闯将李自成了。

  和《明史》稿中“高颧深頔,鸱目曷鼻”这种纯粹为了抹黑而胡写的完全不同。年届三旬的李自成,头戴红缨范阳笠,方脸阔眉,黑发圆眼。虽说不是什么中年帅哥,但他面相硬朗大方,很是有一股陕人的宽厚味道。

  要知道,《明史》是满清朝廷编纂的。从顺治二年活活修到乾隆四年,历经九十四年时间才最终定稿。毫不夸张的说,《明史》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方史书。

  为什么难产这么长时间?因为史书造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无数个谎言来掩盖无数个谎言明廷档案原本留存的3000多万份明朝史料,被满清朝廷最终销毁到了不足4000件.即便这样,《明史》中也充斥着各种前后不一,矛盾荒谬之处。

  所以,当初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口号入关夺了天下的清廷,在《明史》这种“编纂项目”中,能为逼死崇祯的李自成安排一副好相貌那才是真见了鬼。

  李自成下手,面东列坐的,是闯军贵客周乙三人。

  大约是照顾贵客感受的缘故,周乙对面也坐了三位精悍的汉子。经李自成一番介绍,不出所料,这三位正是现阶段自成最为倚重的乡党:刘宗敏、田见秀、李过。

  接下来,身为主人的李自成,再一次微笑着打量了周道长一眼后,终于压下心中惊叹,拱手讲道:“自成首要代众家弟兄,谢过道长仗义援手,打官府手中救了田氏二人性命。”

  尽管事先听了一肚子神奇故事,同时他本人也对面前这位气态迥异的道长非常感兴趣。但自成兄毕竟是常与各路江湖人物打交道的,所以他方才一句并没有说什么钦佩久仰之类的客套,而是坦坦荡荡一拱手,先就劫狱一事挑起了话题。

  李自成拱手的同时,三位下属兼老兄弟也同时欠身拱手答谢。

  “呵呵,举手之劳罢了,当不得闯将夸赞。”

  李将军打量周乙的同时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